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行针

行针

①《灵枢经》篇名。行针,即运针。本文专论针刺反应,故名。主要论述针刺治病由于人的体质不同,血气阴阳有盛衰,所以针感也不一致。但针后产生不良反应或病情更趋严重者,是医者乱行针刺的过失。②针刺运针手法,目的是积累刺激时间,提高疗效。如针刺得气后,连续提插、捻转,维持一定时间;或针留穴位内,每隔数分钟提插、捻转一次,反复多次。

猜你喜欢

  • 白药脂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白药子,详该条。

  • 疳蚀疮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承浆疮。详该条。

  • 阴菌

    病名。出《景岳全书·妇人规》。阴部下脱之物如蘑菇状,称为阴菌。即阴挺。详该条。

  • 出《素问·刺热篇》等篇。指脊柱骨的分节。

  • ①由饮食精微所化生而循行于脉管中的血液。《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 叶下双桃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 水精

    指津液。包括水份及营养精微。《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 鼻尖

    即鼻准。详该条。

  • 育阴

    即补阴。详该条。

  • 玉容丸

    《外科正宗》卷四方。甘松、山柰、细辛、白芷、白蔹、白芨、防风、荆芥、僵蚕、栀子、藁本、天麻、羌活、独活、密陀僧、枯矾、檀香、川椒、菊花各一钱,大枣七枚。为末,与皂角一斤同搥作丸,早、晚搽洗患处。治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