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雄黄(如皂角子大)六块,巴豆(不去皮油)、蝎尾各十五个。为细末,入白面五两五钱,水泛和丸,豌豆大,候稍干入麸内同炒香,将一粒放水中,如浮于水上即去麸,每服二粒,温酒或茶水送
出《本草图经》。即芒硝。详该条。
病名。指因齿龋而牙齿脱落者。《仁斋直指方》:“手阳明之支脉入齿,壅则齿浮,虚则宣露,挟风则上攻头面,疳则变成龋脱。”详齿龋条。
舌诊内容之一。表现在舌质的荣枯,荣是红润鲜明,活动灵敏,表示津液足,生机好;枯是晦暗干瘪,失却灵活,表示津液竭,病情重。曹炳章《辨舌指南》:“荣润则津足,干枯则津乏。荣者谓有神。神也者,灵动精爽,红活
书名。2卷。清·王有忠撰于1906年。本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参照西医解剖图,着重阐述脏腑结构及功能。列有各脏分合图、十二经穴位,并论及各脏腑病理治法及备用诸方。
【生卒】:?~1181【介绍】:宋代医官。开封人。曾任昭庆军承宣使,力主投降卖国,后被罢官贬往福州。他的学生张孝直等校订本草,1159年(绍兴二十九年)编成《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22卷,他以“详
见《秘传眼科龙木论》。睫毛生于上下眼弦,排列整齐,有屏蔽灰尘及遮障强光的作用。
谿同溪。见八溪条。
【介绍】:见江时途条。
病证名。《证治汇补·眩晕章》:“肝火眩晕,黑瘦人肾水亏少,肝枯木动,复挟相火,上踞高巅而眩晕。”症见头晕头痛,面红升火,口苦目赤,舌质红,脉弦数。偏火旺者,宜清肝泻火为主,用龙胆泻肝汤;偏阴虚者,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