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重订广温热论

重订广温热论

  • 重订广温热论

    绪言第一卷温热总论论温热四时皆有(添加)论温热五种辨法论温热与风寒各异论温热伏气与新感不同(添加)论温热即是伏火(添加)论湿火之症治论燥火之症治论温热本症疗法(添加)论温热兼症疗法其一兼风其二兼寒其三

  • 重订广温热论

    见广温热论条。

猜你喜欢

  • 人参半夏丸

    ①《卫生宝鉴》卷十二方。人参、茯苓(去皮)、天南星、薄荷各半两,寒水石、白矾、半夏、姜屑各一两,蛤粉二两,藿香二钱半。为末,水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汤或温水送下,日三次。功能化痰坠涎,止

  • 三叉明棵

    见《河南中草药手册》。为猪毛菜之别名,详该条。

  • 髓府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四满。见该条。

  • 显明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微旨大论》:“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王冰注:“日出谓之显明,则卯地,气春分也。”显明指日出之位,于方向为正东,于节气为春分,于时支为卯时。自春分以次至于小满,为六气的二之气,值

  • 阳络伤则血外溢

    阳络,指上部、属表的络脉。血外溢,指咯血、鼻血、牙龈出血等。这类出血,多属肺胃阳热炽盛而络脉损伤所致。《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

  • 伤湿自汗

    自汗证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多由湿邪阻遏所致。《证治汇补》卷三:“伤湿自汗,困倦身痛,天阴转甚,声如瓮出。”治宜健脾化湿,可用防己黄芪汤、术附汤。亦有湿火熏蒸而致者。《丹溪心法·自汗》:“

  • 山崩子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满山红之别名,详该条。

  • 养血柔肝

    即柔肝。详该条。

  • 瓷针

    即陶针。参见该条。

  • 上焦如雾

    出《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宣发中焦上输的水谷精气,充养身体各部,象雾露一样均匀地敷布于全身,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