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兔儿伞之别名,详该条。
《宣明论方》卷六方。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各半两,甘草一两。为粗末,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治伤寒杂病,内外所伤,腹满咽干,烦渴谵妄,心下按之硬痛,小便赤涩,大便结滞;或湿热内甚而为滑滞;热甚喘咳,闷乱惊
见《分类草药性》。为白竻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兔儿伞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指一种食后即饥,胃脘疼痛的疝气。《诸病源候论》卷二十:“阴气在内,寒气客于足阳明、手少阴之络,令食竟必饥,心为之痛。故谓之饥疝。”
宋太医局医学分科有口齿兼咽喉科。即喉科。详该条。
见《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为一箭球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中梓条。
金代医官职称。系仅次于提点、太医院使的官职,官阶从六品。参见太医院条。
推拿穴位名。即奶旁。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