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部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白睛,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荠苨之别名,详该条。
出《五十二病方》。即漏之古称。详漏条。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大成》。位于前臂桡侧,列缺穴上方之静脉处。主治中风口,下牙痛,手痛等。艾炷灸3~7壮。
脉象之一。脉来大而满指,波动幅度倍于平常。若大而有力为邪热实证;大而无力为虚损,气不内守之证。《素问·脉要精微论》:“大则病进。”《素问·三部九候论》:“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
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即樟木,详该条。
【介绍】:见倪枝维条。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为菊苣之维吾尔族名,详该条。
明代官名。为惠民药局所设之最高官吏,参见惠民药局条。
①指与五脏相应的色、时、音、味、日等五种变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五藏有五变,……肝为牡藏,其色青,其时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为牡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