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四。亦名带下白候。妇女从阴道经常流出白色粘液,绵绵如带,称为白带。一般在经期前后或妊娠期中,白带量可能略多,属正常生理现象。若量过多有味,并伴有腰腹痠痛等,则属病态。多因脾虚
指风、寒、暑、湿、燥所引起的痉证。《解儿难》征保按:“张仲景《金匮》脊强者,五痉之总名,其症卒口噤,背反张而瘈疭。”
【介绍】:南宋医家。曾任太医局助教,并差充四川总领所检察惠民局。嘉定元年(1208)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作序,并编次《指南总论》3卷,附于书后(原在卷首),简述药物合和、炮制及几十种病证、治法及用药
见《肘后方》。即青木香,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十八方。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肉桂、丁香、木通、白蔻仁。水煎服。治水郁。
症名。指皮毛憔悴,色泽枯暗。出《灵枢·本神》。多由心脾不足,肺气亏虚,皮毛失养所致。
病名。即食瘥的俗称,见《证治准绳·杂病》。详心瘥、食瘥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玫瑰花之别名,详该条。
痧证之一。指痧毒滞结脏腑经络而慢性发作的病证。《痧胀玉衡·慢痧必须速治》:“痧若紧者,只在顷刻。慢者或期至十日半月而死,或期至一月二月而死,甚有期至三四月而死,此诚痧之慢矣。……痧毒蔓延于肠胃经络间者
出《类经图翼》。位置同女膝穴,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