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除湿丹

除湿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除湿丹

药方名称除湿丹

处方槟榔甘遂威灵仙泽泻赤芍药、葶苈乳香没药,各一两。牵牛(五钱),大戟(炒.三两)、陈皮(去白.四两)。

炮制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湿客搏,腰膝重痛,足胫浮肿,筋脉拘急,津液凝涩,便溺不利,目赤瘾疹,疥癣走注,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五六十丸,渐加八九十丸,食前温白汤送下。

注意服药后忌酒湿面二三日。

备注一方有泽泻陈皮各一两,无葶苈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宜明论方》卷七:除湿丹

药方名称除湿丹

处方槟榔甘遂威灵仙赤芍泽泻葶苈各60克乳香没药各30克(别研)黑牵牛15克大戟60克(炒)陈皮120克(去白)

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逐水活血,行气消肿。主湿邪客于肌肤筋脉,腰膝重痛,足胫浮肿,筋脉紧急,二便不利;兼治瘾疹、疽痈、发背、疥癣、脚气、疮疖。

用法用量每服50~8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并食温粥以助药力。

注意服药前后,忌酒一日。药后忌湿面。

摘录《宜明论方》卷七

《宣明论》卷七:除湿丹

药方名称除湿丹

处方槟榔2两,甘遂2两,威灵仙2两,赤芍药2两,泽泻2两,葶苈2两,乳香1两,没药1两(另研),黑牵牛半两,大戟2两(炒),陈皮4两(去白)。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湿客搏,腰膝重痛,足胫浮肿,筋脉紧急,津液凝涩,便溺不利,赤瘾疹,疽痈发背,疥癣走注,脚气,疮疖。妇人腰胯疼痛、两脚麻木,恶寒喜暖者。闪脑膝踝足腕大痛及枚疮落马,坠堕打扑等。

用法用量普济方》引《经验良方》有青皮,无葶苈

注意服药前后,忌酒1日,药后亦忌湿面。食温粥补暖;中病即止,虚弱者当慎。

摘录《宣明论》卷七

《准绳·类方》卷二:除湿丹

药方名称除湿丹

处方神佑丸加乳香没药

功能主治水肿。

用法用量考原书此处神佑丸指三花神佑丸,即大戟甘遂芫花、牵牛、大黄轻粉

摘录《准绳·类方》卷二

猜你喜欢

  • 沉香养脾汤

    药方名称沉香养脾汤处方肉豆蔻(面裹,煨)1两,厚朴(去粗皮,姜制,炙)1两,甘草(炙)1两,沉香1两(不见火),人参(去芦)2两,黄耆(蜜炙)2两,诃子(煨,去核)3分,橘皮(去瓤)3分,木香(炮)3

  • 消瘰膏

    药方名称消瘰膏处方生半夏30克 生山甲9克 生甘草3克 生马钱子12克(剪碎)皂角9克 朱血竭6克制法用香油煎枯去滓,加黄丹收膏,火候到时,将血竭研细搀膏中,熔化和匀,随疮大小摊作膏药。功能主治化痰散

  • 快斑化毒汤

    药方名称快斑化毒汤处方知母、石膏(烧过)、甘草、玄参、连翘、牛蒡子、升麻、干葛、赤芍、花粉、荆芥穗。功能主治痘疹见形,夹疹、夹斑。用法用量腹痛,加枳实、木香、青皮、山楂肉、白芍;泄,加黄芩(酒炒)、白

  • 人参泻心散

    药方名称人参泻心散处方人参6克干姜6克黄连4.5克黄芩4.5克枳实3克 生白芍6克功能主治治上焦湿热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滓再煮200毫

  • 黄芩荆芥汤

    药方名称黄芩荆芥汤处方柴胡1钱5分,黄芩1钱5分,荆芥1钱5分,牛蒡子4分,连翘4分,瞿麦4分,车前子4分,赤芍药4分,滑石4分,栀子4分,木通4分,当归4分,防风4分,蝉蜕5分,甘草1钱5分。功能主

  • 复方川贝精片

    药方名称复方川贝精片处方***适量(相当于盐酸***2.1g )川贝母25g陈皮94g桔梗94g五味子53g甘草浸膏15g 法半夏75g远志53g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微辛。炮制上

  • 通脉宁心汤

    药方名称通脉宁心汤处方细木通10克,路路通10克,生地15克,全瓜蒌5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茯神10克,炙甘草10克。功能主治降火通脉,活血宁心。主心火亢盛。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蜈蚣油

    药方名称蜈蚣油处方生蜈蚣数条功能主治搜风止痒,治疮癣,蛀发癣。用法用量浸麻油内,俟生霉,略熬化,涂患处。摘录《疡科选粹》卷五

  • 二十五味松石丸

    药方名称二十五味松石丸处方松石50g珍珠10g珊瑚40g朱砂20g诃子(去核)50g 铁屑(诃子制)100g余甘子50g五灵脂膏40g檀香40g降香40g木香马兜铃50g鸭嘴花50g牛黄5g 广木香6

  • 白瓜丸

    药方名称白瓜丸处方白瓜子仁3两,陈橘皮3分,白芷1两,藁本1两,远志1两,杜衡1两,车前子1两,当归1两,云母粉1两,白石脂1两,天门冬半两,细辛半两,柏子仁半两,栝楼根半两,黄丹半两。制法上为末,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