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马肉

马肉

《中药大辞典》:马肉

药材名称马肉

拼音Mǎ Ròu

出处《别录》

来源为马科动物

原形态马(《诗经》)

体长约1.5~2.5米,高约1~1.5米。毛色随种类而不同。头、面狭长,耳直立能动.前额阔,上披长毛如发.颈部长,有鬃毛,自头后沿颈背向下披垂。躯干部长,胸部比腹部宽大。四肢细长,下部有距毛,前肢腕骨上方和后肢跗骨下方,有一部分无毛而有坚固的灰白色胼胝体,俗称"夜眼"。足趾仅第3趾发达,成末端卵圆形的实性蹄;第2,第4趾均退化。尾自基部末端,具总状长毛,形如尘拂。

性味甘酸,寒。

①《别录》:"味辛苦,冷。"

②《日用本草》:"味酸辛,冷。"

③《本经逢原》:"辛,温。"

④《医林纂要》:"甘酸,寒。"

功能主治①《别录》:"主除热下气,长筋,强腰脊。脯疗寒热痿痹。"

②《食疗本草》:"主肠中热。"

注意①《千金·食治》:"下利者,食马肉必加剧。"

②《食疗本草》:"患疮人切不得食,加增难瘥。"

③《日华子本草》:"马肉忌苍耳生姜。"

复方①治豌豆疮:马肉煮烂,汁洗,干脯亦得。(《兵部手集方》)

②治头店白秃:马肉煮汁洗。(《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肉

药材名称马肉

拼音Mǎ Ròu

英文名Meat of Equine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纲目》:食马中毒者,饮芦菔汁、食杏仁可解。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剥去皮,除去内脏,取肉鲜用。

原形态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马属草原动物,善奔驰,草食。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性味味甘;酸;辛;性微寒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强筋壮骨;除热。主寒热痿痹;筋骨无力,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外用:煮汁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1.《雷公炮炙论》:“马自死,肉不可食。五月勿食,伤神。”2.《千金·食治》:“下利者,食马肉必加剧。”“诸食马肉心烦闷者,饮以美酒则解,白酒则剧。”3.《食疗本草》:“不与仓米同食,必卒得恶,十有九死,不与姜同食,生气嗽。其肉多着浸洗,方煮得烂熟,兼去血尽,始可煮炙,肥者亦然,不尔毒不出。”“患疮人切不得食,加增难瘥。”4.《本草拾遗》:“妇人怀妊不得食马。”5.《日华子》:“此肉只堪煮,余食难消。不可多食。忌苍耳生姜。”6.《饮食须知》:“妊妇食之,令子过月难产。乳妇食之,令子疳瘦。食马肉毒发而心闷者,饮芦根汁,或嚼杏仁或煎甘草汤解之。”7.《医林纂要·药性》:“动风发毒。”

复方1.治豌豆疮:马肉煮烂,汁洗,干脯亦得。(《兵部手集方》)2.治头疮白秃:马肉煮汁洗。(《圣惠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蚬肉海棠

    药材名称蚬肉海棠拼音Xiǎn Ròu Hǎi Tánɡ别名蚬肉秋海棠出处《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来源为秋海棠科四季海棠的花、叶。全年可采。原形态秃净、肉质草本,高15~45

  • 枫荷梨

    《全国中草药汇编》:枫荷梨药材名称枫荷梨拼音Fēnɡ Hé Lí别名偏荷枫、白荷、鸭脚荷、枫荷桂、边荷枫、阴阳枫、木五加、三叉一支镖、梨荷枫、半荷枫、鸭脚木[江西],白半枫荷、白皮

  • 羊哀

    药材名称羊哀拼音Yánɡ āi别名山羊胃结石来源偶蹄目牛科山羊Capra hircus L.,以胃结石入药。生境分部西北、华北、西南。性味淡,温。功能主治降胃气,解毒。主治反胃吐食,噎膈噫气

  • 云实蛀虫

    《中药大辞典》:云实蛀虫药材名称云实蛀虫拼音Yún Shí Zhù Chónɡ别名黄牛刺虫(《浙扛中医》),黄寮刺虫、天牛幼虫(《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云实蠹虫

  • 回回豆

    《中药大辞典》:回回豆药材名称回回豆拼音Huí Huí Dòu别名胡豆(《本草拾遗》),回鹘豆(《契丹国志》),那合豆(《救荒本草》)。鹰嘴豆、鸡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 野厚朴

    药材名称野厚朴拼音Yě Hòu Pò别名土厚朴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载有优昙花,云:"优昙花生云南,大树苍郁,干如木犀,叶似枇杷,光泽无毛,附干四面错生。春花开如莲,有十二瓣......色白,亦有红者,

  • 人面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人面子药材名称人面子拼音Rén Miàn Zi别名人面果来源漆树科人面子Dracontomelon dao (Blanco)Merr. et Rolfe,以果入

  • 臭樟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樟药材名称臭樟别名樟木果、朋麻醒[傣]、樟脑树来源樟科樟属植物臭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 (Wall.) Nees,以果实、木材、树皮入药。木材、树皮四

  • 黑豆衣

    药材名称黑豆衣拼音Hēi Dòu Yī别名黑豆皮、穞豆皮来源豆科大豆Glycine max (L.) Merr,以种皮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河北、山东。功能主治养血祛风。主治阴虚盗汗、虚热、烦

  • 短枝六道木

    药材名称短枝六道木拼音Duǎn Zhī Liù Dào Mù别名紫荆丫来源忍冬科通花梗Abelia engleriana (Graebn.)Rehd.,以果实入药。生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