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鲎壳

鲎壳

《中药大辞典》:鲎壳

药材名称鲎壳

拼音Hòu Ké

别名鲎鱼壳(《圣惠方》),鲎甲(《泉州本草》)。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

功能主治治咳嗽,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烫伤。

①《纲目》:"治积年呷嗽。"

②《本草求原》:"壳灰开油,搽子粒疮。"

用法用量内服:煅存性研末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敷。

复方①治咳嗽,喉中呀呷作声,积年不瘥者:鲎鱼壳半两,猪牙皂荚一分(去黑皮,涂酥炙焦黄,去子),贝母一分(煨微黄),桔梗一分(去芦头)。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每含一丸,旋咽其汁,服三丸即吐出恶涎。(《圣惠方》)

②治跌打损伤疼痛:陈鲎甲,烧灰泡酒服。

③治创伤血出不止:鲎甲,煅存性为末敷伤口。

④治汤火伤:鲎甲煅存性研末,调茶油敷患处。(②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鲎壳

药材名称鲎壳

拼音Hòu Ké

英文名King crab shell, Horseshoe crab shell

别名鲎鱼壳、鲎甲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鲎科动物中国鲎的甲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

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将壳洗净,晒干。

原形态中国鲎,体似瓢形,深褐色,全长可达70cm,宽约30cm,雌性成体一般体重都在2kg以上。头胸部背甲广阔略呈马蹄形,自其前缘至左右两侧缘成半圆形,两侧向后突出成刺。背面突起较高(雄者稍扁平),中央有一纵脊,其前端有单眼1对,两侧各有纵脊1条,其上各有复眼1对,腹面凹陷,有口,有附肢6对,前面2对为头部的附肢,第1对短小,由3节组成,是为螯肢;第2对长大,由6节组成,称为脚须,幼体及雌体的末端2节均呈钳状,雄体的末端呈弯钩状,为抱接器;另4对称为胸肢,位于口两侧,基节常有倒刺,用以帮助摄食,又称颚肢,前3对末2节亦呈钳状,而后1对适于在沙土上挖洞及爬行。腹部略呈六角形,雄者两侧缘有6对可活动的倒刺,前3对较大,但雌者的第4、第5、第6对缘刺已退化成很短;腹面有条板状附肢6对,第1对左右相连盖住生殖孔,故称生殖厣,其余各对的外肢节内侧都有150-200页薄板状的书鳃,其内有血管网,可进行气体交换,另在头胸部有1对四叶的基节腺,用以排泄。腹部末端有一条呈三角棱锥形的尾剑,于上棱角及下侧两棱角基部均有锯齿状小刺,尾剑长度与背甲大致相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平时生活于水深40m以内的泥沙质海底,以蠕虫、环节动物、腕足动物及软体动物为食,昼伏夜出,5-8月为繁殖季节,雌雄成对爬到潮间带,通常雄性在雌体背上,6-7月为产卵盛期,雌鲎在产卵前在沙滩上挖穴,将卵产在穴中,每穴产卵100-1000粒,接着雄体把精液撒在其上而受精。袂孵出的幼鲎,体长仅7-8mm,没有剑尾,身体仅分中央及两侧三部分,与三叶虫的成虫极相似,故称三叶幼虫。要经20多次的蜕壳,共历8年左右,才达性成熟期。

资源分布:分布的北界是浙江舟山外侧(岱山东南)海域。现已进行人工饲养。

性状性状鉴别,形似瓢,由头胸甲、腹甲及尾剑三部分组成,全长约60cm。外表面棕红色一至灰棕色,较光滑,有光泽。内表面灰棕色。胸甲略呈马蹄形,前缘圆;腹甲后部显着窄,两缘有6个在的侧棘,雌的3对侧棘短小。尾剑细长,坚硬。质坚脆,易折断。气微,味微咸。

化学成分中国鲎外壳含无机元素溴(Br)、铁(Fe)、锌(Zn)、铜(Cu)、镍(Ni)、锰(Mn)、钾(K)、钙(Ca)、钛(Ti)、氯(Cl)、硫(S)、硅(Si)、铝(Al)、镁(Mg)。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化痰止嗽;散瘀;解毒。主咳嗽气急,喉中痰鸣;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烫伤;丹毒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0-15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复方①治咳嗽,喉中呀D7作声,积年不痊者: 堂鱼壳半两,猪牙皂荚一分(去黑皮,涂酥炙焦黄,去子),贝母一分(爆微黄)讨吉梗一分(去芦头)。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每含一丸,旋咽其汁,服三丸即吐出恶涎。(《圣惠万》/②治跌打损伤疼痛: 陈堂甲,烧灰泡酒服。③治创伤血出不止: 堂甲,殿存性为末敷伤口。④治汤火伤: 堂甲燃存性研末,调茶油敷患处。(②方以下出《泉,N本草》)

各家论述1.《纲目》:治积年呷嗽。

2.《本草求原》:壳灰开油,搽子粒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杧果叶

    《中药大辞典》:杧果叶药材名称杧果叶拼音Mánɡ Guǒ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叶片,随时可采。化学成分含抗坏血酸237毫克%、鞣质11.73%、杧果甙6.9

  • 苞叶木

    药材名称苞叶木别名沙达木、十两叶来源鼠李科苞叶木Chaydaia crenulata Hand.-Mazz.,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贵州、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利胆退黄。主治黄疸型肝炎,肝硬化

  • 山茶叶

    药材名称山茶叶拼音Shān Ch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红山茶CamelliajahoicaL.、西南红山茶C.pitardiiCoh.-St.、窄叶西南红山茶C.pitardiiCoh.-

  • 高山扁枝石松

    药材名称高山扁枝石松拼音Gāo Shān Biǎn Zhī Shí Sōnɡ英文名spores of Alpine clubmoss别名高山石松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松科植

  • 昆明鸡血藤

    《中药大辞典》:昆明鸡血藤药材名称昆明鸡血藤拼音Kūn Mínɡ Jī Xuè Ténɡ别名网络鸡血藤(《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黄藤、蓝藤(《湖南野生植物

  • 藏报春

    药材名称藏报春拼音Cánɡ Bào Chūn别名年景花、大虎耳草出处藏报春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藏报春,滇南圃中植之。叶如蜀葵,叶多尖叉,就根生叶,长柄肥柔。春初抽葶开花,如报春稍大,附下

  • 欧绵马

    药材名称欧绵马拼音ōu Mián Mǎ别名贯众、鳞毛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欧洲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filix-mas(L.)Schott[Polypodiu

  • 红雀珊瑚

    药材名称红雀珊瑚拼音Hónɡ Què Shān Hú别名扭曲草、拖鞋花、青竹标、百足草、红雀掌来源大戟科红雀珊瑚属植物红雀珊瑚Pedilanthus tithymaloi

  • 树舌

    药材名称树舌拼音Shù Shé英文名Artist's Conk别名赤色老母菌、扁芝、梨菌、枫树芝、老母菌、扁蕈、白斑腐菌、木灵芝、树耳朵、老牛肝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真菌》。来源药材基源:为多

  • 猕猴骨

    药材名称猕猴骨拼音Mí Hóu Gǔ别名猴骨(《贵州民间方药集》),申骨(《四川中药志》)。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的骨胳。全年均可捕捉。杀死后,剥去皮毛(四肢不去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