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鸬鹚瘟

猜你喜欢

  • 脸发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面发毒。详该条。

  • 野山菊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野菊之别名,详该条。

  • 顶心

    头顶部的中央部位。

  • 髓孔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大迎。见该条。

  • 白面姑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 大荠

    出《尔雅》。为菥蓂之别名,详该条。

  • 疳疮

    病名。①见《外科大成》卷二。即下疳。见该条。②《济阴纲目》卷七:“因月后便行房,致成湛浊(湛浊为经事断续不了了也),伏流阴道,疳疮遂生,瘙痒无时。先用胡椒葱白作汤、一日两三度淋洗,却服后药:黄芪、菟丝

  • 景景医话

    书名。陆锦燧撰于1913年。本书记述作者辨证论治的经验和心得为主,阐述温、凉、攻、补,因病而施,审病以定用药轻重等见解。于临证有一定参考价值。陆氏对西洋医学采取排斥态度。所附《医谈录旧》辑录笔记小说中

  • 肝风疝

    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马莳注:“其脉若滑,则病肝风疝,外感之邪也。”《类经》卷十七:“滑实则风热合邪而为肝风疝,病在筋也。”详风疝条。

  • 颧骨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生于颧部的一种疔疮。即颧疔,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