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撮口。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掖门,见该条。
即产后泄泻。详该条。
针刺手法。出明·徐凤《金针赋》。又名赤凤摇头。其法进针后,先插针左转,再提针右转,并左右摇动如手摇铃状,如此反复操作六次或六的倍数。有行血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血瘀等症。
病名。见《疡科准绳》卷三。指瘰疬核块簇聚,一包生数十个,形同莲蓬之子者。参见瘰疬条。
出《本草图经》。为巴戟天之简称,详该条。
【介绍】:见龚居中条。
经外奇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接脊。见该条。
证名。指眼部畏惧风寒。《素问·风论》:“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指脏腑本气郁结所致的病症。《证治汇补·五脏郁症》:“有本气自郁而生病者,心郁昏昧健忘,肝郁胁胀暖气,脾郁中满不食,肺郁干咳无痰,肾郁腰胀淋浊,不能久立,胆郁口苦热,怔忡不宁。”详心郁、肝郁、脾郁、肺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