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太素人迎脉口诊补证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出《世医得效方》卷四。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海芋之别名,详该条。
出《雷公炮炙论》。为延胡索之简称,详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血漏下夹有黄色之液体。参见经漏条。
即舌衄。详该条。
见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条。
即疏肝。详该条。
见食物本草条。
经穴名,代号SI15。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小肠经。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循经考穴编》)。另说“大杼旁二寸”(《医学入门》);“肩外俞上五分”(《针灸集成》)。布有
方书名。简称《肘后备急方》。8卷。晋·葛洪撰。约成书于三世纪。本书是作者将其所撰《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最初名《肘后救卒(一作卒救)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