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刀灰树

刀灰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刀灰树

药材名称刀灰树

别名光叶山矾、滑叶常山

来源山矾刀灰树Symplocos lancifolia Sieb. et Zucc.,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和肝健脾,止血生肌。主治外伤出血,吐血,咯血,疳积,眼结膜炎。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或干品研末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刀灰树

药材名称刀灰树

拼音Dāo Huī Shù

别名剑叶灰木、甜茶、乌脚看、滑叶常山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光叶山矾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 lancifolia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洗净,切片,晒干;叶,鲜用。

原形态小乔木。芽、嫩枝、嫩叶背面脉上、花序均被黄褐色柔毛;小枝细长,黑褐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约5mm;叶片纸质或近膜质,干后有时呈红褐色,卵形至阔披针形,长3-6(-9)cm,宽1.5-2.5(-3.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或稍圆,边缘具稀疏的浅钝锯齿;中脉在叶面平坦,侧脉纤细,每边6-9条。穗状花序长1-4cm;苞片椭圆状卵形,长约2mm,小苞片三角状阔卵形,长约1.5mm,宽达2mm,背面均被短柔毛,有缘毛;花萼长1.6-2mm,5裂,裂片卵形,先端圆,背面被微柔毛,与萼筒等长或稍长于萼筒,萼筒无毛;花冠淡黄色,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椭圆形,长2.5-4mm;雄蕊约25,花丝基部稍合生;子房3室,花盘无毛。核果近球形,直径约4mm,先端宿萼裂片直立。花期3-11月.果期6-12月;边开花边结果。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叶中含有根皮甙(pholorizin),为二氢查耳酮菊糖甙,含量约为0.6%[1]。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止血生肌;和肝健脾。主外伤出血;吐血;咯血;疮疖;疳积;眼结膜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脑膏香

    《中药大辞典》:龙脑膏香药材名称龙脑膏香拼音Lónɡ Nǎo Gāo Xiānɡ别名婆律膏(《唐本草》),龙脑油(《南海药谱》),婆律香(《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脂。性味

  • 光叶山黄麻

    《中药大辞典》:光叶山黄麻药材名称光叶山黄麻拼音Guānɡ Yè Shān Huánɡ Má别名硬壳朗、滑朗树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榆科植物光叶山黄麻的根皮。夏、秋采收。

  • 桂花子

    《中药大辞典》:桂花子药材名称桂花子拼音Guì Huā Zǐ别名桂花树子、四季桂子(《江苏药材志》)。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干燥果实。4~5月果实将成熟时采收,用温水浸泡后

  • 四川木蓝

    药材名称四川木蓝拼音Sì Chuān Mù Lán别名山皮条来源豆科四川木蓝Indigofera szechuanensis Crai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

  • 白花菜

    《中药大辞典》:白花菜药材名称白花菜拼音Bái Huā Cài别名羊角菜(《纲目》),屡析草(《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

  • 野芝麻花

    药材名称野芝麻花拼音Yě Zhī Mɑ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野芝麻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mium barbatum Sieb. Et Zucc.采收和储藏:4-6月采收,阴干。原形

  • 黄总花草

    药材名称黄总花草别名管仲、小地榆、黄地榆来源蔷薇科黄总花草Spenceria ramalana Tri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解毒消炎,收敛止血。主治久痢,水

  • 长尾复叶耳蕨

    药材名称长尾复叶耳蕨拼音Chánɡ Wěi Fù Yè ěr Jué英文名Simple Arachniodes别名小叶金鸡尾巴草、稀羽复叶耳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

  • 大雪上一枝蒿

    药材名称大雪上一枝蒿拼音Dà Xuě Shànɡ Yì Zhī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多裂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polyschistum Hand.Mazz.采收

  • 水绵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绵药材名称水绵别名脆水绵来源藻类绿藻门水绵Spirogyra intorta Jao,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丹毒,赤游,漆疮,烫火伤。用法用量外用捣烂敷患处。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