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叶蒟

大叶蒟

药材名称大叶蒟

拼音Dà Yè Jǔ

别名小肠风、野胡椒、山胡椒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大叶蒟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laetispicumC.D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叶蒟 木质攀援藤本,长达10m。枝无毛,干时变淡褐色。叶革质,有透明腺点,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稀椭圆形,长12-17cm,宽4-9cm,先端短渐尖,基部斜心形,两耳圆且常重叠,上面无毛,下面疏被长柔毛,叶脉羽状,但基部常有5条比较明显的掌状脉,最上1对离基5-8cm从中脉发出;叶柄短,一侧长2-5mm,另一侧长6-10mm,被短柔毛;叶鞘长2-3mm。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长约10cm;总花梗长1-1.5cm,无毛;花序轴被毛;苞片阔倒卵形,盾状,有缘毛;雄蕊2枚,花药2室,花丝肥厚,长约1.2mm;雌花序与雄花序近等长,在果期延长并增粗;花序轴密被粗毛;苞片倒卵状长圆形,上面贴生于花序轴上,仅边缘分离,盾状,有缘毛;子房卵形,柱头4,先端短尖。浆果近球形,直径约5mm,果柄与果近等长。花期8-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密林中,攀援于树上或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枝圆柱形,表面淡褐色,有细纵纹,叶稍卷折,革质,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0-16cm,宽3-8cm,基部两侧偏斜,常具重叠的两耳,叶背有稀疏的长柔毛;叶柄较短,有柔毛。有时可见穗状花序,花序轴具毛。气香,味辛辣。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活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泡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山鳞毛蕨根

    药材名称黄山鳞毛蕨根拼音Huánɡ Shān Lín Máo Jué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黄山鳞毛蕨的根茎。原形态黄山鳞毛蕨,又名:

  • 萆薢

    《中药大辞典》:萆薢药材名称萆薢拼音Bì Xiè别名百枝(《吴普本草》),竹木(《雷公炮炙论》),赤节(《别录》),白菝葜(《日华子本草》),粉萆薢(《本草从新》),金刚、硬饭团(

  • 竹节香附

    《中药大辞典》:竹节香附药材名称竹节香附拼音Zhú Jié Xiānɡ Fù别名两头尖(《品汇精要》),草乌喙(《药材资料汇编》)。出处《中药志》来源为毛茛种植物红背银莲

  • 马陆

    《中药大辞典》:马陆药材名称马陆拼音Mǎ Lù别名蛟(《庄子》),百足(《本经》),马蚿、蛆蟝、马蚰(《方言》),马蠲(《说文》),秦渠(《淮南子》高诱注),飞蚿虫(李当之《药录》),马轴(

  • 海蜇皮

    《中药大辞典》:海蜇皮药材名称海蜇皮拼音Hǎi Zhē Pí别名白皮子(《柑园小识》),白皮纸、秋风子(《纲目拾遗》),姹皮(《医林纂要》),罗皮(《动物学大辞典》)。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

  • 栝楼子

    《中药大辞典》:栝楼子药材名称栝楼子拼音Guā Lóu Zǐ别名瓜蒌仁(《丹溪心法》),栝楼仁(《药性类明》)。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大子栝楼等的种子。9~11月

  • [檵木]继木

    药材名称[檵木]继木拼音Jì Mù别名桎木柴、[檵花]继花、坚漆、鱼骨柴、[檵]继树、刺木花、满山白来源金缕梅科金缕梅属植物[檵木]继木Loropetalum chinense (

  • 刘寄奴

    《中药大辞典》:刘寄奴药材名称刘寄奴拼音Liú Jì Nú别名金寄奴(《日华子本草》),乌藤菜(《通志》),六月雪、九里光(《药材资料汇编》),白花尾、炭包包、千粒米、斑

  • 茶子饼

    药材名称茶子饼拼音Chá Zǐ Bǐnɡ别名枯饼(《药性考》),茶枯(《中国药植志》),茶麸、茶油巴(《广东中医》4(1):40,1959),茶子麸、茶油麸(《岭南草药志》)。出处《广东中医

  • 苏铁

    药材名称苏铁拼音Sū Tiě别名铁树、凤尾棕、凤尾蕉、梭罗花、铁甲松、金边凤尾来源苏铁科苏铁属植物苏铁Cycans revoluta Thunb.,以叶、根、花及种子入药。四季可采根、叶,夏季采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