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刺梨

山刺梨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刺梨

药材名称山刺梨

拼音Shān Cì Lí

别名刺梨根、绢毛蔷薇

来源蔷薇科山刺梨Rosa sericea Lindl.,以根、果实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性味酸涩、甘,平。

功能主治消食健脾,止痢。主治积食腹胀,肠鸣腹泻。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山刺梨

药材名称山刺梨

拼音Shān Cì Lí

别名刺梨根,色瓦(藏名)。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绢毛蔷薇果实。8~10月采根及果实。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3米。小枝灰褐色;皮刺基部常膨大。羽状复叶互生,短枝上叶密集近丛生;小叶7~15,卵形或倒卵形,长1~2厘米,先端圆钝,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密生丝状柔毛;托叶线形,大部分连于叶柄上。花白色或淡黄色,单生,无苞片;萼裂片5,卵状披针形;花瓣5,倒卵形。蔷薇果球形或倒卵状球形,红褐色,萼裂片宿存。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旁灌丛中。分布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甘酸涩,平。

功能主治消食健脾,止痢。治积食腹胀,肠鸣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刺梨

药材名称山刺梨

拼音Shān Cì Lí

英文名Root or fruit of Fourpetal Rose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绢毛蔷薇的根及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a sericea Lindl.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摘果实,晒干;8-10月,采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绢毛蔷薇 灌木,高1-2m。小枝灰褐色;皮刺散生或对生,基部常膨大,有时密生针刺。羽状复叶;小叶(5)7-11,连叶柄长3.5-8cm;小叶片卵形或倒卵形,长1-2cm,先端圆或截形,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密生丝状柔毛;叶柄和叶轴散生小皮刺;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花两性;花单生,无苞片;花梗有毛或无毛;花白色,直径2.5-5cm;萼裂片4,卵状披针形,被毛或无毛;花瓣4,倒卵形,先端微凹;花柱离生,被长柔毛。果球形或倒卵状球形,果梗不膨大,红褐色,萼裂片宿存。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800m的山顶、山谷斜坡或向阳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西藏等地。

性味甘、酸、涩;平

归经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健脾助运,止痢。主积食腹胀;肠鸣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陆

    《中药大辞典》:马陆药材名称马陆拼音Mǎ Lù别名蛟(《庄子》),百足(《本经》),马蚿、蛆蟝、马蚰(《方言》),马蠲(《说文》),秦渠(《淮南子》高诱注),飞蚿虫(李当之《药录》),马轴(

  • 常春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常春藤药材名称常春藤拼音Chánɡ Chūn Ténɡ别名三角枫、追风藤、上树蜈蚣、钻天风来源五加科常春藤属植物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

  • 长青草

    药材名称长青草拼音Chánɡ Qīnɡ Cǎo别名雪山苓、捆仙绳、富贵草、转筋草、上天梯、土桔梗、四季青[四川]来源黄杨科粉蕊黄杨属植物顶蕊三角咪Pachysandra terminalis

  • 石莽草

    《中药大辞典》:石莽草药材名称石莽草拼音Shí Mǎnɡ Cǎo别名石辣蓼(《广西中药志》),头花蓼、小红藤(《广西植物名录》),太阳草(《云南中草药》),满地红、四季红、火溜草(《文山中草

  • 东莨菪

    药材名称东莨菪拼音Dōnɡ Lànɡ Dànɡ别名唐充(藏名)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茄科植物东莨菪的根茎。春、秋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结节状。茎高30~6

  • 兰花根

    药材名称兰花根拼音Lán Huā Gēn别名土续断、兰根、幽兰根、山兰、香花草、兰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建兰;寒兰;或台兰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mbidium ensifolium

  • 大花剪秋罗

    药材名称大花剪秋罗拼音Dà Huā Jiǎn Qiū Luó别名山红花、剪秋罗、小尖叶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大花剪秋罗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hnis fulgens Fisch.

  • 香面叶

    药材名称香面叶拼音Xiānɡ Miàn Yè别名黄脉山胡椒、毛叶三条筋、香油树、假桂皮来源樟科香面叶Lindera caudata (Wall.)Benth.,以根、皮、叶入药。生

  • 天麻子

    药材名称天麻子拼音Tiān Má Zi别名还筒子(《卫生杂兴》)。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天麻"条。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

  • 蝤蛑

    《中药大辞典》:蝤蛑药材名称蝤蛑拼音Yóu Móu别名蝤媒(陶弘景),拨棹子、蟳(《本草图经》),海蟳(《闽中海错疏》)。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蝤蛑科动物日本蟳或其近缘动物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