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岩梭

岩梭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梭

药材名称岩梭

别名丛毛羊胡子草

来源莎草岩梭Eriophorum comosum Nees,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甘肃、湖北、广西、西南、西藏。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花:平喘止咳。治喘咳。

全草:通经活络。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3~4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岩梭

药材名称岩梭

拼音Yán Suō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丛毛羊胡子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ophorum comosum(Wall.)Nees[Scirpus comosum Wall.]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丛毛羊胡子草,多年生草本,高约14-80cm。根茎粗短。秆密丛生,钝三棱形,直径约1-2mm,基部具宿存的黑褐色叶鞘。基生叶多数,叶片线形,边缘内卷,有细齿,向先端渐狭成刚毛状,长于花序;苞片叶状,线形;小苞片被针形,先端刚毛状;长侧枝聚伞花序伞房状,长6-22cm,有多数小穗;小穗单生成2-5簇生,长圆形,长6-12mm;鳞片长圆形,基部的4枚鳞片内无花,有花鳞片稍大,长2-3mm,褐色,膜质,中肋呈龙骨突状,先端有短尖;下位刚毛极多数;成熟时长于鳞片,长达7mm;雄蕊2,花药先端具紫黑色、被针形短尖;柱头3。小坚果长圆形,扁三棱,先端尖锐,有喙,深褐色,下部有棕色斑,长约2.5mm,宽约0.5mm。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岩壁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甘肃、湖北、广西、西藏等地。

栽培1.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气候和半干旱环境。宜选土壤疏松、土质为砂壤土的石山地栽培。

2.栽培技术:繁殖方法,用分株繁殖法:冬末、早春,将母株掘起,分成数蔸,每蔸有2-3个芽,按行株距20cm×15cm栽种。

3.经常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一般不需要施肥。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主风湿痹痛;骨节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麻栎

    药材名称麻栎拼音Má Lì别名青刚、橡椀树来源壳斗科栎属植物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以果实及树皮、叶入药。秋季采果实,晒干;夏季采鲜叶入药。性味树皮、

  • 烟胶

    《全国中草药汇编》:烟胶药材名称烟胶拼音Yān Jiāo来源为硝牛皮时熏烤出的挥发性油状物,冷凝后凝结于灶面的硬块。生境分部各地硝皮厂均产。功能主治杀虫燥湿。外治头疮,白秃,疥疮风癣,湿疹瘙痒等症。用

  • 吊灯笼

    《全国中草药汇编》:吊灯笼药材名称吊灯笼拼音Diào Dēnɡ Lonɡ来源海桐花科吊灯笼Pittosporum kobuskianvm Gowda,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功能主治疏风

  • 大皮消

    药材名称大皮消别名踏皮树、毡帽老、牛尾巴树来源木犀科大皮消Franxinus pistacifolia Feng, mss.,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健胃消食,行气理血。主治食

  • 黄花补血草

    药材名称黄花补血草拼音Huánɡ Huā Bǔ Xuè Cǎo别名黄花矶松、金匙叶草来源蓝雪科补血草属植物金色补血草Limonium aureum (L.)Hill.(Static

  • 石鮅鱼

    《中药大辞典》:石鮅鱼药材名称石鮅鱼拼音Shí Bì Yú别名桃花鱼(《脊椎动物分类学》),宽鳍鱲鱼(《鱼类分类学》)。出处《本草抬遗》来源为鲤科动物宽鳍鱲鱼的全体。原形

  • 小草寇

    药材名称小草寇拼音Xiǎo Cǎo Kòu英文名Small Galangal别名直穗山姜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种植物小草寇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 henryi

  • 豆蔻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蔻花药材名称豆蔻花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

  • 山枇杷根

    《中药大辞典》:山枇杷根药材名称山枇杷根拼音Shān Pí Pá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冬青科植物山枇杷的根。功能主治治崩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摘录《中药大辞

  • 荷梗

    《全国中草药汇编》:荷梗药材名称荷梗拼音Hé Gěnɡ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叶柄。与叶同时采收,剪下叶柄,晒干。性味微苦,平。归经入肝、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