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岩檀香

岩檀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檀香

药材名称岩檀香

拼音Yán Tán Xiānɡ

别名檀香、土地瓜、山梨儿

来源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苍山越橘Vaccinium delavayi Franch.,以入药。四季可采,切片晒干。

性味甘、辛,平。

功能主治行气,消食。用于胸腹胀痛,食物不消。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岩檀香

药材名称岩檀香

拼音Yán Tán Xiānɡ

别名地瓜、山梨儿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杜鹃花科植物苍山越橘球根。全年可采,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约80厘米。地下多球形的根,内面白色,汁液味甜。新枝棕黄色,密被硬毛和柔毛。单叶互生;叶片革质;倒卵形,全缘,略反卷,上面鲜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叶柄被毛。总状花序腋生或枝顶生,密被毛;苞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花萼浅杯状,5裂,边缘有睫毛;花冠壶状,钟状,乳白色,5齿裂;雄蕊10,花药背面有2芒刺;子房下位。小浆果球形,深紫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分布四川等地。

性味甘辛,平。

功能主治顺气,消饱胀。治胸腹气痛,饱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岩檀香

药材名称岩檀香

拼音Yán Tán Xiānɡ

别名地瓜、山梨儿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苍山越橘的球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ccinium 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0.5-1m。地下根多球形,内面白色,汁液味甜。茎多分枝,短而密集,幼枝被灰褐色短柔毛,杂生褐色具腺长刚毛。叶密生,叶柄长1-1.5mm,被短柔毛;叶片革质,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0 。7-1.5cm,宽0.4-0.9cm,先端圆形,微凹,基部楔形,边缘软骨质,通常有疏浅的小齿,或近于全缘,近基部两侧各有1腺体。总状花序腋生或枝顶生,长1-3cm,有多数花,苞片卵形,早落,小苞片披针形;萼筒无毛,萼齿宽三角形,通常有短缘毛;花冠白色或淡红色,坛状,长3-5mm,裂片短小,通常直立,雄蕊比花冠短,长约2.5mm,花丝扁平,药室背部有2斜升的短距;子房下位。小浆果球形,成熟时紫黑色,直径4-8mm,花期3-5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3200(-3800)m的阔叶林内、干燥山坡、铁杉-杜鹃林或高山杜鹃花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东部。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类球形,表面有须根或根痕;断面类白色,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甜。

性味甘;辛;性平

功能主治理气;消食。主食积不化;胸腹胀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散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棘豆根

    《中药大辞典》:棘豆根药材名称棘豆根拼音Jí Dòu Gēn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薄叶棘豆的根。夏、秋季采挖鲜根,洗净。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极粗壮,圆柱形。茎极短。单数

  • 白花夏枯草

    药材名称白花夏枯草拼音Bái Huā Xià Kū Cǎo别名白甜蜜蜜(《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异叶青兰的全草。于6~7月花开时,采回全

  • 乌毛蕨贯众

    药材名称乌毛蕨贯众拼音Wū Máo Jué Guàn Zhònɡ别名青蕨倪、大英雄、大蕨锯草、铁蕨、黑蕨猫、铁蕨黑蕨猫、黑狗脊、龙船蕨、大凤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

  • 粉菝葜

    药材名称粉菝葜拼音Fěn Bá Qiā别名铁菱角、饭巴坨、冷饭巴、金刚藤头来源百合科粉菝葜Smilax glauco-china Warb.,以根状茎、嫩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华东、华中、华

  • 广西莪术

    药材名称广西莪术拼音Guǎnɡ Xī é Shù英文名RhizomaCurcumae Kwangsiensis别名桂莪术、毛莪术来源为姜科植物桂莪术Curcuam kwangsie

  • 瘤孢地菇

    药材名称瘤孢地菇拼音Liú Bāo Dì Gū来源药材基源:为地菇科真菌瘤孢地菇的子囊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fezia leonis(Tul.)Tu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子囊果

  • 野把子

    药材名称野把子拼音Yě Bǎ Zi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露珠香茶菜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irrorata(Forrest ex Diels)Hara[Plectrant

  • 松毛火绒草

    药材名称松毛火绒草拼音Sōnɡ Máo Huǒ Rónɡ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Anderson's Edelweiss别名小地松、白茵陈、二轮蒿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绒背蓟

    药材名称绒背蓟拼音Rónɡ Bèi Jì别名猫腿姑来源菊科蓟属植物绒背蓟Cirsium vlassovianum Fisch以块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微

  • 细木通

    药材名称细木通拼音Xì Mù Tōnɡ别名粗糠藤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莓叶铁线莲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sibirica(L.)Mill.[Atragene sibi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