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梓叶

梓叶

《中药大辞典》:梓叶

药材名称梓叶

拼音Zǐ Yè

出处《本经》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叶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

化学成分含对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

药理作用冷浸液、温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有抑制作用。采集后6个月的水提取液较新鲜叶的作用更强,丙酮提取液作用又强于用其他溶媒的提取液。但无抗真菌作用。

功能主治①陶弘景:"疗手脚火烂疮。"

②《四声本草》:"(煎)洗小儿壮热,一切疮疥,皮肤瘙痒。"

复方治风癣疙瘩:梓叶、木绵子、羯羊屎、鼠屎等分,入瓶中,合定,烧取其汁涂之。(《试要录验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梓叶

药材名称梓叶

拼音Zǐ Yè

英文名Leaf of Ovate Catalpa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talpa ovata G.Don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摘,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梓 乔木,高达15m。树冠伞形,主干通直,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常带紫色,具稀疏柔毛。叶对生或近于对生,有时轮生;叶柄长6-18cm;叶片阔卵形,长宽近相等,长约2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浅波状,常3浅裂,两面均粗糙,微被柔毛或近无毛,侧脉4-6对,基部掌状脉5-7条。顶生圆锥花序,花序梗微被疏毛,长12-28cm;花萼2唇开裂,长6-8mm,绿色或紫色;花冠钟状,淡黄色,内面具2黄色条纹及紫色斑点,长约2.5cm,直径约2cm;能育雄蕊2,花丝插生于花冠筒上,退化雄蕊3;子房上位,棒形,柱头2裂。蒴果线形,下垂,长20-30cm,粗5-7mm。种子条椭圆形,长6-8mm,两端具有平展的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

化学成分梓叶含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p-bydroxybenzoic acid)[1]

药理作用冷浸液、温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有抑制作用。采集后6个月的水提取液较新鲜叶的作用更强,丙酮提取液作用又强于用其他溶媒的提取液。但无抗真菌作用'。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心;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主小儿发热;疮疖;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煎汤洗;或煎汁涂;或鲜品捣敷。

复方治风癣疙瘩: 梓叶、木绵子、羯羊屎、鼠屎等分,入瓶中,合定,烧取其汁涂之。(《试要录验方》)

各家论述1. 陶弘景:疗手脚火烂疮。

2.《四声本草》:(煎)洗小儿壮热,一切疮疥,皮肤瘙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竹鼠肉

    药材名称竹鼠肉拼音Zhú Shǔ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肉。原形态竹鼠(《说文》),又名:竹豘(《纲目》),篱鼠(《本草求原》)。体形粗壮,成兽体长一般小于30厘

  • 四川山矾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川山矾药材名称四川山矾来源山矾科四川山矾Symplocos setchuensis Brand,以根、茎、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四川。功能主治行水,定喘。水湿胀满:根或茎适量,切

  • 糠谷老

    《全国中草药汇编》:糠谷老药材名称糠谷老拼音Kānɡ Gǔ Lǎo别名糠古老、看谷老、老谷穗、枪谷老、老枪谷、枪谷来源真菌类霜霉科指梗霉属植物禾指梗霉(粟白发菌)Sclerospora gramini

  • 三对节

    药材名称三对节拼音Sān Duì Jié别名三台红花、三台花、对节生、大叶土常山来源为马鞭草赪桐属植物三对节Clerodendron serratum (L.)Spreng 或三台花C. serrat

  • 寒莓根

    《中药大辞典》:寒莓根药材名称寒莓根拼音Hán Méi Gēn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根。性味①《闽南民间草药》:"酸,平,无毒。"②江西《草

  • 口蘑

    药材名称口蘑拼音Kǒu Mó来源药材基源:为口蘑科真菌香杏口蘑和蒙古口蘑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loma gambosum (Fr.)Gill.[Calocybe gambasa (

  • 九牯牛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牯牛药材名称九牯牛拼音Jiǔ Gǔ Niú来源蓼科九牯牛Polygonum rude Meis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微甘,温。功能主治通经,镇痛。主治

  • 大花剪秋罗

    药材名称大花剪秋罗拼音Dà Huā Jiǎn Qiū Luó别名山红花、剪秋罗、小尖叶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大花剪秋罗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hnis fulgens Fisch.

  • 蚕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豆药材名称蚕豆拼音Cán Dòu来源豆科蚕豆Vicia faba L.,以花、果实、豆荚、叶、梗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栽培。化学成分叶含有N-氨基-甲醇-2

  • 鱼鳔

    《全国中草药汇编》:鱼鳔药材名称鱼鳔拼音Yú Biào别名鲟鱼、七粒浮子、中华鲟、鳇鱼、鳝、苦腊子、鲔、黄鱼来源鲟形目鲟科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