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狍茸

狍茸

药材名称狍茸

拼音Páo Rónɡ

英文名Capreolus's downy

别名狍子、狍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狍雄性未骨化的幼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reolus Capreol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春季锯茸,洗去茸毛上的污物,用线封口,缠上麻绳,固定在架上,置沸水中煮过数次,自然风干。

原形态狍,中型鹿类。体长约1.3m,体重约35kg。雄兽有角,较短,分三叉呈树枝状,每年冬季脱落1次。无獠牙,耳朵和眼都大,颈长,尾很短,隐于体毛内。四肢颇长,后肢略比前肢长。冬季,毛棕黄色,夏季毛栗红色,臀部灰白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于丘 陵、山地的疏林地带,特别是林缘或沟谷的灌草丛中晨、昏活动、三五成群,食青草、嫩枝、树皮等。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全长多为5-7cm,直径2-2.5cm。基部较粗,顶端渐细,先端钝。全体布满灰褐色茸毛,茸体有纵棱,质坚硬,断面有细孔。气腥,微臭,味咸。

显微鉴别,组织特征,毛茸密集,基部略作膨大,表皮层颗粒细胞较大,略密;真皮层外侧乳头呈波浪状突起;内侧有圆形小血管较大;骨小梁间隙略密,多为娈曲长分枝状;骨陷窝内侧外侧均较密,比较规则环绕骨小梁间隙,似层状排列,单个呈长多角形,如砂晶状,直径大至8μm,骨小管不明。

化学成分饱的茸及角,含大量骨胶原(collagen),肽类(peptide),氨基酸(amino acids),硫酸软风素(chondroitin sulfate),及钙、磷、铁、镁、铜等。尚有报道含有锌、铅、镉、铬,这可能与环境污染有关。

鉴别理化鉴别,紫外光谱,取本品粉末1g,用95%乙醇加热提取,趁热过滤,滤液在日本岛津UF-265FW紫外分光亮度仪上测定吸收波长,在波长200.8nm、250.6nm处有最大吸收峰。

性味味甘;咸;性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主虚劳赢弱;腰膝酸软;筋骨疼痛;阳痿;不孕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冲,每次3g,每日9g;中浸酒;或入丸、散。

注意阳虚阳亢者禁服。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应用同鹿茸,功效稍逊。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光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光菊药材名称金光菊别名太阳菊来源菊科金光菊Rudbeckia laciniata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及各地常有栽培。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急性胃肠炎;外用治

  • 候风藤

    药材名称候风藤拼音Hòu Fēnɡ Ténɡ出处候风藤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候风藤,南康(在今江西省南部地区南康县境内)山田膛上多有之。长茎丛生,高三四尺,不作藤蔓。叶如木樨叶,面青绿,背黄

  • 西南菝葜

    药材名称西南菝葜拼音Xī Nán Bá Qiā别名菝葜、藏金刚藤来源百合科西南菝葜Smilax bockii Warb.,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

  • 鹿蹄草

    药材名称鹿蹄草拼音Lù Tí Cǎo别名藏氏蓼(《中国北部植物图志》)。出处《江苏植物名录》来源为蓼科植物戟叶蓼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直立或斜生。茎四棱形,棱

  • 《中药大辞典》:鹊药材名称鹊拼音Què别名干鹊(《西京杂记》),神女(崔豹《古今注》),飞驳鸟(陶弘景)。出处《别录》来源为鸦科动物喜鹊的肉。原形态喜鹊(《食经》)体长约45厘米。嘴尖、黑色

  • 庵 (艹闾)子

    药材名称庵 (艹闾)子拼音ān ( Cǎo Lǘ ) Zǐ英文名fruit of keiske Wormwood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庵(艹闾)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

  • 香叶根

    药材名称香叶根拼音Xiānɡ Yè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香叶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fragrans Oliv.[L.rosthornii Diels.]采收和储藏:全年

  • 臭牡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牡丹药材名称臭牡丹拼音Chòu Mǔ Dān别名矮桐子、大红花、臭枫根、臭八宝、臭芙蓉、矮脚桐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om bungei Ste

  • 唐古特报春

    药材名称唐古特报春拼音Tánɡ Gǔ Tè Bào Chūn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唐古特报春的花及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tangutica Duchie采收和储藏:6-7月采

  • 柳枝

    《中药大辞典》:柳枝药材名称柳枝拼音Liǔ Zhī别名杨柳条(《摘元方》),柳条(《芷园臆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枝条。全年可采。原形态垂柳,又名:小杨(《说文》),杨柳(《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