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狗娃花

狗娃花

药材名称狗娃花

拼音Gǒu Wá Huā

英文名root of Hispid Heteropappus

别名狗哇花、斩龙戟

出处始载于《拉汉种子植物名称》。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狗娃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pappus hispidus (Thunb.) Less. [Aster hispidus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狗娃花 一或二年生草本,高30-50cm,有时达150cm。主根纺锤形。茎单生或数个丛生,多少被粗毛。叶互生;下部叶有长柄,倒卵形,长4-13cm,宽0.5-1.5cm,先端钝或圆形,基部渐狭,全缘或有疏齿,两面被疏毛或无毛,质薄;中部叶长圆状披针形或条形,较小,常全缘;上部叶小,条形。头状花序,径3-5cm,单生于枝端而排成伞房状;总苞半球形,长7-10mm,径10-20mm;总苞片2层,近等长,内层边缘膜质,具粗毛,常有腺点;舌状花约30多个,管部长约2mm,舌片浅红色或白色,条状长圆形,长12-20mm,宽2.5-4mm05-6-21管状花有5裂片,其中1裂片较长。瘦果倒卵形,扁,长2.5-3mm,宽约1.5mm,有细边肋,被密毛;冠毛在舌状花极短,白色,膜片状,或部分带红色,糙毛状;在管状花糙毛状,初白色,后带红色,与花冠近等长。花期7-9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荒地、路旁、林缘木求鱼及草地。

资源分布:广泛分于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赤见于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湖北及四川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疮肿;蛇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解毒消肿的功能。用于疮肿、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寸金草

    《中药大辞典》:寸金草药材名称寸金草拼音Cùn Jīn Cǎo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寸金草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3厘米。根丛生,长约10~12

  • 大苞叶千斤拔叶

    药材名称大苞叶千斤拔叶拼音Dà Bāo Yè Qiān Jīn Bá Y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豆科植物大苞叶千斤拔的叶片功能主治治外伤,煎水洗.使伤口不易化脓,

  • 马桑根

    《中药大辞典》:马桑根药材名称马桑根拼音Mǎ Sānɡ Gēn别名乌龙须((草木便方》)出处《草木便方》来源马桑科植物马桑的根,冬季采掘。生境分部产陕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性状干燥根肥大粗糙,附有

  • 紫背草

    药材名称紫背草拼音Zǐ Bèi Cǎo别名紫背鹿含草、紫背天葵、紫背鹿衔草、反背红、草本及背红、天青地红、老母猪花头、反背绿丸出处紫背草始载于《滇南本草》,原名紫背天葵草,云:"紫背天葵草,俗呼紫背鹿

  • 波缘假瘤蕨

    药材名称波缘假瘤蕨拼音Bō Yuán Jiǎ Li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波缘假瘤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matopsis engleri(Luerss.)H.Ito[Pol

  • 牡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牡蒿药材名称牡蒿拼音Mǔ Hāo别名齐头蒿、野塘蒿、土柴胡[湖南、广东]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牡蒿Artemisis japonica Thunb.以全草入药。未开花前采收,夏季晒干。性

  • 接筋草

    药材名称接筋草拼音Jiē Jīn Cǎo别名被单草、大鹅肠草、白老鸦肠、抽筋草、白筋骨草来源石竹科繁缕属植物石生繁缕Stellaria saxatilis Buch.-Ham.[S. vestita

  • 毛叶柿叶

    药材名称毛叶柿叶拼音Máo Yè Shì Yè别名紫藿香、涩藿香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岩柿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dumetorum W.W.Smith[Dmollifolia

  • 田唇乌蝇翼

    《中药大辞典》:田唇乌蝇翼药材名称田唇乌蝇翼拼音Tián Chún Wū Yínɡ Yì别名水老虎、水百足、黄花儿(《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全展资料选编

  • 羚羊肉

    《中药大辞典》:羚羊肉药材名称羚羊肉拼音Línɡ Yánɡ Ròu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等的肉。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