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盒果藤

盒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盒果藤

药材名称盒果藤

别名假薯藤、水薯藤

来源旋花盒果藤Operculina turpethum (L.) Manso,以根、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

性味甘、微辛,平。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舒筋活络。主治水肿,大便秘结;外用治骨折后期经络挛缩。

用法用量根0.5~1两,水煎服。外用全草适量,水煎外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盒果藤

药材名称盒果藤

拼音Hé Guǒ Ténɡ

别名筋藤、红薯藤、软筋藤、假薯藤、水薯藤、紫翅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盒果藤全草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perculina turpethum (L.) S. Manso [Convolvulus turpethum L.;Ipomoea turpethum (L.) R.Br.]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或段,晒干。

原形态盒果藤 多年生缠绕草本。根肉质,多分枝。茎圆柱状,螺旋扭曲,有3-5翅。单叶互生;叶柄长2-10cm,有狭翅;叶形不一,心状圆形、卵形、宽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叶形大的长4-14cm,宽3.5-14cm,叶形小的长4-5.5cm,宽1.2-2.5cm,先端锐尖、渐尖或钝,基部心形、截形或楔形,边缘全缘或浅裂,叶面被小刚毛,背面被短柔毛;侧脉6对,在背面突起。聚伞花序生于叶腋,通常有2朵花,苞片显着,花梗粗壮;萼片5,在外2片革质,长1.5-2cm,外面密被短柔毛,内面无毛,在内3片稍短,近膜质,无毛,结果时萼片增大,长2.5-3cm;花冠白色或粉红色、紫色,宽漏斗状,外面具黄色小腺点,冠檐5裂,裂片圆;雄蕊5,内藏,花丝下部被短柔毛,花药纵向扭曲;花柱内藏。蒴果扁球形,直径约1.5cm。种子4颗,卵圆状三棱形,直径约6mm,黑色,无毛。花期10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溪边、山谷路旁灌丛中,多在阳处,或见于村庄附近。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全草多缠绕成团。茎细长,圆柱形,表面淡紫棕色,具明显的棱角或狭翅。叶枯绿色,互生,多卷缩,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近平截,全缘;具短柄,质脆。有时可见淡黄白色花,呈钟状,先端5浅裂,萼片5,枯绿或淡棕紫色,具柔毛。气微香,味淡。

化学成分茎含白桦脂醇(betulin),β-谷甾醇(β-sitosi-terol),羽扇豆醇(lupeo1)。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利水;通便;舒筋。主水肿;大便秘结;久伤筋硬;不能伸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催乳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催乳藤药材名称催乳藤别名奶汁藤来源萝藦科催乳藤Heterostemma oblongifolium Cost.,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催乳。主治乳汁不下。摘录《全

  • 同形鳞毛蕨

    药材名称同形鳞毛蕨拼音Tónɡ Xínɡ Lín Máo Jué英文名Uniform Woo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同形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

  • 四川木蓝

    药材名称四川木蓝拼音Sì Chuān Mù Lán别名山皮条来源豆科四川木蓝Indigofera szechuanensis Crai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

  • 波缘楤木

    药材名称波缘楤木拼音Bō Yuán Sǒnɡ Mù英文名root of Undulateleaf Aralia, Undulate Aralia别名红刺脑包、顶天刺、龙牙楤木、三百棒、紫红伞出处始载于

  • 桤木

    药材名称桤木拼音Qī Mù别名水青冈来源桦木科桤木属植物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以树皮、嫩枝叶入药。春季采集嫩枝叶;四季采树皮,鲜用或晒干。性味苦、涩,凉。功能

  • 绵马贯众

    《中国药典》:绵马贯众药材名称绵马贯众拼音Mián Mǎ Guàn Zhònɡ英文名RHIZOMA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TIS别名贯众、贯仲来

  • 百脉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脉根药材名称百脉根拼音Bǎi Mài Gēn别名黄花草、牛角花、黄瓜草、小花生藤、地羊鹊、斑鸠窝来源豆科百脉根属植物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以

  • 蝮蛇脂

    《中药大辞典》:蝮蛇脂药材名称蝮蛇脂拼音Fù Shé Zhī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脂肪。功能主治《纲目》:"绵裹塞耳聋,亦敷肿毒。"摘录《中药大

  • 蔓荆子叶

    药材名称蔓荆子叶拼音Màn Jīnɡ Zǐ Yè别名白背叶(《岭南采药录》)。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叶或枝叶。化学成分蔓荆的细枝(干)含挥发油0.11

  • 长毛香科科

    药材名称长毛香科科拼音Zhǎnɡ Máo Xiānɡ Kē Kē别名毛薄荷、铁马鞭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长毛香科科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ucrium pilosum(Pamp.)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