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石南实

石南实

《中药大辞典》:石南实

药材名称石南实

拼音Shí Nán Shí

别名鬼目(《本经》)。

出处《本经》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石楠果实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南叶"条。

功能主治《本经》:"破积聚,逐风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石南实

药材名称石南实

拼音Shí Nán Shí

英文名Fruit of Chinese Photinia

别名鬼目、南实、石南果。

出处出自《本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serrulata Lindl.

采收和储藏:9-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晾干。

原形态石楠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6m,有时可达12m。小枝褐灰色,无毛。叶互生;叶柄粗壮,长2-4cm,老时无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9-22cm,宽3-6.5cm,先端尾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疏生具腺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幼时中脉有绒毛,成熟后两面皆无毛。

本种叶片形变异较大,幼苗期锯齿有针刺。花两性;复伞房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无毛;花便长3-5mm;花密生,直径6-8mm;萼筒杯状,长约1mm;萼片5,阔三角形,长约1mm,先端急尖;花瓣5,白色,近圆形,直径3-4mm;雄蕊20,外轮较花瓣长,内轮较花瓣短,花药带紫色;花柱2,有时为3,基部合生,柱头头状,子房先端有柔毛。梨果球形,直径5-6mm,红色,鲜艳着目,后成褐紫色。种子1颗,卵形,长2mm,棕色,平滑。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500m的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小球形,直径4-6mm,表面红色或紫褐色,较光滑。顶端有凹陷的宿萼,果肉较薄。种子1枚,卵形,长约2mm,棕色。气微,味涩。

性味辛;苦;平

归经脾;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消积聚。主风湿积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浸酒。

各家论述《本经》:破积聚,逐风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伴蛇莲

    《中药大辞典》:伴蛇莲药材名称伴蛇莲拼音Bàn Shé Lián别名拳参、鸡爪大王、马蜂七(《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蓼科植物革叶蓼的根茎。秋季采挖,洗

  • 细柱五加

    药材名称细柱五加拼音Xì Zhù Wǔ Jiā英文名Slenderstyle Acanthopanax Root-bark别名南五加皮、五花、小五爪风、五皮风、鸡脚风来源为五加科植

  • 苦壶卢花

    《中药大辞典》:苦壶卢花药材名称苦壶卢花拼音Kǔ Hú Lú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花,7~8月采。功能主治《纲目》:"治一切鼠瘘。"复方治

  • 紫背草根

    药材名称紫背草根拼音Zǐ Bèi Cǎ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紫背千里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necio nudicaulis Buch.-Ham. Ex D. Don.采收和储藏:

  • 高山芹根

    药材名称高山芹根拼音Gāo Shān Qí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高山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elopleurum saxatile(Turcz.) Drde[Angelica s

  • 越橘

    药材名称越橘拼音Yuè Jú别名熊果叶、红豆、牙疙疸来源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 L.,以叶、果入药。全年采叶,阴干或鲜用;果秋后采,晒干

  • 斑唇马先蒿

    药材名称斑唇马先蒿来源玄参科斑唇马先蒿Pedicularis longiflora Rudolph var. tubiformis (Klotz.) Tsoong,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青海、四川、云南

  • 白千层皮

    药材名称白千层皮拼音Bái Qiān Cénɡ Pí别名千层皮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leuca leucadendro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洗净,

  • 狍茸

    药材名称狍茸拼音Páo Rónɡ英文名Capreolus's downy别名狍子、狍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狍雄性未骨化的幼角。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reo

  • 牛奶树子

    《中药大辞典》:牛奶树子药材名称牛奶树子拼音Niú Nǎi Shù Zǐ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桑种植物对叶榕的果实。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性味《岭南采药录》:"味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