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秋木瓜

秋木瓜

药材名称秋木瓜

拼音Qiū Mù Guā

别名木瓜(《滇南本草图谱》),酸木瓜(《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香木瓜、皱皮木瓜(《成都中草药》)。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秋木瓜果实。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摘,纵剖为2或4块,置开水中微烫,以外皮转色为度,捞出,晒干或炕干。

原形态秋木瓜,又名:木瓜花(《植物名实图考》)。

半常绿灌木,高达4米。枝有刺,幼枝密布污黄色柔毛,顶端成刺。叶革质,短枝上叶通常4~7片簇生;托叶不显,当年脱落;叶片长椭圆形,长3~12厘米,宽1~3厘米,先端尖,基部狭楔形,边缘密生不整齐尖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淡绿色,疏生柔毛;叶柄红色,长2~7毫米,微具柔毛。花深红色,漏斗形,长3~4厘米,通常3朵簇生;花序下有一、二片不正常之叶;花梗极短;萼筒长2~3厘米,色绿,带紫红色,有***,萼片卵圆状三角形,内面及边缘有黄色长柔毛;花瓣圆形,具短爪,径达2厘米;雄蕊约30,长约14毫米,紫红色,花丝丝状,药长椭圆形,丁字着生;子房下位,5室,花柱5,基部联合,疏生短柔毛,与雄蕊同长,柱头密生乳头状突起。梨果卵形,长7~10厘米,两端凹入,成熟时黄色或黄绿色,有时带红色,光滑,芳香。种子扁平,类三角形。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栽培或野生。分布云南、四川等地。产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果实卵形,常对开成半卵形,长4.5~10厘米,宽3~4.5厘米,外表呈橙黄色、橙红色或暗红色。外果皮光滑,多收缩纹理,果肉凹陷,果肉及内果皮多有白色小点,内果皮光滑,有时可见排列于中轴的2列种子。种子褐色,类三角形。气微酸,味酸略涩。以块大、色红、粉多者为佳。

化学成分花瓣含蹄纹天竺素和矢车菊素的葡萄糖半乳糖双糖甙、越橘***、***、蹄纹天竺素-3-半乳糖甙及微量翠菊甙。

性味酸苦,温。

①《滇甫本草》:"苦辛甘,微温。"

②《植物名实图考》:"酸涩。"

③《成都中草药》:"酸涩,温,无毒。"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除湿止痛。治吐泻胸闷不适,风湿筋骨疼痛,脚气。

①《滇南本草》:"治筋骨疼痛,痰火脚软。"

②《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舒筋,止痛,止尿。治风湿疼痛,关节、四肢痉挛。"

③《成都中草药》:"舒肝和胃,除湿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

复方①治吐泻胸闷不适:香木瓜藿香扁豆陈皮。水煎服。

②治风湿疼痛:香木瓜防己桑枝威灵仙。水煎服。

③治湿热脚气:香木瓜、苡仁、白术茯苓五加皮萆薢黄柏。水煎服。(选方出《成都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佛指甲

    《中药大辞典》:佛指甲药材名称佛指甲拼音Fó Zhī Jiɑ别名瓦松(《滇南本草》),瓦花、滇瓦花、石花、石根、九头狮子草、岩如意(《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景天科植物佛指甲的

  • 鸡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眼草药材名称鸡眼草拼音Jī Yǎn Cǎo别名人字草、三叶人字草、掐不齐、老鸦须、铺地锦、白斑鸠窝来源本品为豆科鸡眼草属植物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 (Thun

  • 苦壶卢

    《中药大辞典》:苦壶卢药材名称苦壶卢拼音Kǔ Hú Lú别名苦匏(《国语》),蒲卢(《礼记》),苦瓠(《本经》),约壶、约腹壶(《广志》),苦瓠娄(《唐本草》),亚腰壶卢(《简便单

  • 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缬草药材名称缬草拼音Xié Cǎo别名拔地麻、小救驾[陕西]、鹿子草、臭草来源败酱科缬草属植物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及黑水缬草V. amur

  • 浙桐皮

    药材名称浙桐皮拼音Zhè Tónɡ Pí英文名Ailanthus-like Pricklyash Bark别名椿椒、鼓钉树、海桐皮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

  • 白鹇

    《中药大辞典》:白鹇药材名称白鹇拼音Bái Xián别名鹎雉(《尔雅》),白鹎、白雉(《尔雅》郭璞注),越禽(《动物学大辞典》),银鸡(《脊椎动物分类学》),银雉(《中国动物图谱&

  • 荫风轮

    药材名称荫风轮拼音Yīn Fēnɡ Lún别名山藿香(《贵州草药》),瘦风轮、九层塔、野薄荷、田螺菜、蒙锄草(《全展选编·传染病》),断血流(安徽《断血流治疗各科疾病出血症的研究》

  • 滇鸡骨常山

    《中药大辞典》:滇鸡骨常山药材名称滇鸡骨常山拼音Diān Jī Gǔ Chánɡ Shān出处《中药材品种论述》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鸡骨常山的枝叶。夏季采收。晒干,或切成厚片。原形态鸡骨常山(

  • 香茅花

    药材名称香茅花拼音Xiānɡ Máo Huā别名茅香花、茆香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香茅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opon citratus(D C.) Stapf采收和储藏:花期采收,晒

  • 鱼虱子

    《中药大辞典》:鱼虱子药材名称鱼虱子拼音Yú Shī Zi别名鱼鳖、鱼寄生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浪飘水虱科动物张氏鱼怪的全体。捕得有鱼虱子寄生的鱼后,自鱼胸鳍的白色囊中取出,炕干或晒干。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