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粉绿藤

粉绿藤

药材名称粉绿藤

拼音Fěn Lǜ Té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华粉绿藤的根或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chygone sinica Diels.

原形态华粉绿藤 木质藤本,长达7m。小枝具皱纹状条纹,细瘦,被柔毛。叶柄细而直,长1.5-4cm;叶片薄革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9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截平,两面无毛,掌状脉5-7条,最外侧的一对纤细或不很明显。腋生总状花序或极狭的聚伞圆锥花序;花序轴分枝纤细,被柔毛;花小,白色,单性异株,直径约3mm;萼片6-12,外面的微小,内面的稍大,阔椭圆形;花瓣6,肉质,披针形;雄花雄蕊6,分离;雌花的心皮3,很少4枚。核果扁球形,内果皮脆壳质,横椭圆状肾形,宽约1.4cm,高约1cm,表面有皱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风湿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短穗兔耳草

    药材名称短穗兔耳草拼音Duǎn Suì Tù ěr Cǎo英文名Shortspike Lagotis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短穗兔耳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ot

  • 万丈深茎叶

    《中药大辞典》:万丈深茎叶药材名称万丈深茎叶拼音Wàn Zhànɡ Shēn Jīnɡ Yè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万丈深的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土半夏

    药材名称土半夏拼音Tǔ Bàn Xià别名达瓦咸巴(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天事星科植物土半夏的块茎。8~9月挖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块茎圆球形,外皮紫

  • 朱砂草

    《中药大辞典》:朱砂草药材名称朱砂草拼音Zhū Shā Cǎo别名反背红(《贵阳民间药草》),叶下红、红青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血盆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

  • 云南小膜盖蕨

    药材名称云南小膜盖蕨拼音Yún Nán Xiǎo Mó Gài Jué英文名Yunan Araiostegia别名小冷蕨叶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云南小膜盖蕨的全草。拉丁

  • 蒟蒻薯叶

    药材名称蒟蒻薯叶拼音Jǔ Ruò Shǔ Yè别名老虎须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蒟蒻薯科植物箭根薯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cca chantrieri Andre[T. minor Ridl.;T.

  • 黄芽白菜

    《中药大辞典》:黄芽白菜药材名称黄芽白菜拼音Huánɡ Yá Bái Cài别名黄芽菜(《咸淳临安志》),黄矮菜、花交菜(《戒庵漫笔》),大白菜、结球白菜(《广

  • 蛇不见

    药材名称蛇不见拼音Shé Bú Jiàn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单苞鸢尾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anguifuga Y.T.Zhaoex X. L. Xue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

  • 木半夏

    药材名称木半夏拼音Mù Bàn Xià别名四月子、野樱桃(《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木半夏的果实。原形态木半夏,又名:枣皮树、骆驼花、多花胡颓子。落叶

  • 牛舌头

    药材名称牛舌头拼音Niú Shé Tou别名苣荬菜(《植物名实图考》),野苦荬(《广州植物志》),山苦荬(《广西中草药》),牛舌片(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