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紫葛

紫葛

药材名称紫葛

拼音Zǐ Gě

别名见肿消、梦中消、见毒消、外红消、山葫芦蔓子、老鸹眼、褶文秧。

出处1.紫葛始载于《新修本草》,谓:“苗似葡萄,根紫色,大者径二三寸,苗长丈许。”2.《蜀本图经》谓:“蔓生,叶似蘡薁,根皮肉俱紫色,所在山谷有之,今出雍州,三月八月采根皮日干。”3.《日华子》曰:“紫葛有两种,此即是藤生者。”4.《本草图经》曰:“紫葛,旧不载所出州土,云生山谷,今惟江宁府台州有之,春生冬枯,似葡萄而紫色,长丈许,大者径二三寸,叶似蘡薁,根皮俱紫色,三月八月采根皮日干。”并附图两幅。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异叶蛇葡萄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elopsi shumulifolia Bungevar.heterophylla(Thunb.)K.Koch.[A.heterophylla(Thunb.)Sieb.et Zucc.;A.brevipedunculata(Maxim.)Trautv.var.maximowiczii(Regle)Rehd]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取根部,洗净泥土,剥取根皮,晒干。

原形态异叶蛇葡萄落叶攀援藤本。小枝有微柔毛;卷须与叶对生,顶端分叉。单叶互生;叶柄长2-4cm,有微柔毛;叶片纸质,近圆形,长6.5-14cm,宽5.5-14cm,先端3-5中裂,基部浅心形,上面绿色,有稀疏微柔毛,下面淡绿色,有发亮的疏小柔毛,边缘有锯齿;基出脉3-5条。花两性,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总梗长1-2.5cm;花有长约2mm的花梗,基部有小苞片;花萼盘状,5浅裂,外面被微柔毛;花瓣5,分离而扩展,逐枚脱落;雄蕊5,与花瓣对生;子房与雄蕊等长,被杯状花盘包围,浆果球形。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野坡地、沟谷灌丛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甘;微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补虚;散瘀通络;解毒。主产后心烦口渴;中风半身不遂;跌打损伤;痈肿恶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桐叶

    药材名称桐叶拼音Tónɡ Yè别名白桐叶(《本草经集庄》)。出处《本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叶。化学成分毛泡桐叶含熊果酸,并含糖甙及多酚类。药理作用熊果酸不仅在化学上与齐

  • 酸浆菜

    《中药大辞典》:酸浆菜药材名称酸浆菜拼音Suān Jiānɡ Cài别名山蓼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肾叶山蓼的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茎直立。叶

  • 跌打草

    药材名称跌打草拼音Diē Dǎ Cǎo别名细穗爵床、盗偷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十万错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ystasia gangetica (L.) J. Anders. [Jus

  • 粉防己

    药材名称粉防己拼音Fěn Fánɡ Jǐ英文名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别名汉防己、白木香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石蟾蜍Stephania tetrandra S. Mo

  • 水丁香

    药材名称水丁香拼音Shuǐ Dīnɡ Xiānɡ别名丁子蓼、红豇豆、喇叭草(《中国药植志》),水冬瓜(《福建民间草药》),水苴仔、水黄麻(《闽南民间草药》),水杨柳(《四川中药志》),田蓼草、红麻草(

  • 紫金皮

    药材名称紫金皮拼音Zǐ Jīn Pí别名火把草、胖关藤、掉毛草(《云南中草药》),紫金藤(《云南中草药选》),黄藤根(《广西植物名录》)。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卫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的全株

  • 毛冬瓜根

    药材名称毛冬瓜根拼音Máo Dōnɡ Guā Gēn别名毛花杨桃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毛花猕猴桃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erianthaBenth.[A.davidi

  • 三枝枪

    药材名称三枝枪拼音Sān Zhī Q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胃叶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hemitoma(Hance)Ching[Polypodium hemito

  • 李根

    《中药大辞典》:李根药材名称李根拼音Lǐ Gēn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根,9~10月采。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②《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涩

  • 掌叶蓼

    药材名称掌叶蓼拼音Zhǎnɡ Yè Liǎo别名屈草、猪草、大辣蓼、九龙天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掌叶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palmatum Dunn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