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敷地发

红敷地发

药材名称红敷地发

拼音Hónɡ Fū Dì Fā

别名铺地毡、石莲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红敷地发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gathis elattandra Diels[Stap-fiophyton elattandra(Didls)H.L.Li]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茎租约1cm,有明显的叶痕。茎极短,有时2-3对。叶对生;叶柄长4-8cm,粗壮,有时具翅;叶片纸质,椭圆形,长10-22cm,宽7-15cm,先端钝或微凹,基部心形或钝,全缘或偶有极不明显的疏细齿,叶面被极疏短刺毛,背面被糠秕,叶脉被极疏的短刺毛,基出脉7-9。伞形花序或组成仅有1对分枝的圆钝花序,顶生,总梗、花梗及花萼均被糠秕及疏腺毛;花梗长约1cm,四棱形;花4数,花萼漏斗形,四棱形,长约5mm,裂片小,齿状,不明显;花瓣粉红色、红色至紫红色,长圆状卵形,略偏斜,先端渐尖,长约10mm,宽约5mm;雄蕊8,4枚退化,能育雄蕊长13mm,花药长约7mm,基部无瘤,药隔下延成短距;子房下位,卵形,先端具膜质冠,冠缘具细缘毛。蒴果杯形,先端平截,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长约6mm,宽4mm,四棱形,棱上具狭翅,被腺毛。花期9-11月,果期翌年1-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2000m的土坡、山谷疏林下,岩石的湿土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味甘;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消肿解毒。主肺热咳喘;劳嗽;跌打肿痛;疮疖;烫伤;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研末;或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玳瑁

    《全国中草药汇编》:玳瑁药材名称玳瑁拼音Dài Mào别名文甲、瑇玳来源龟科动物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L.背部的甲片。全年均可捕捉。将玳瑁倒悬,用沸醋泼

  • 六月寒

    《全国中草药汇编》:六月寒药材名称六月寒拼音Liù Yuè Hán别名路边梢、野芝麻、红花野芝麻、大风寒草、气草、山卷莲、化骨丹来源马鞭草科莸属植物三花莸Caryopte

  • 乌榄仁

    《中药大辞典》:乌榄仁药材名称乌榄仁拼音Wū Lǎn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橄榄科植物乌榄的种仁。8~9月,果熟时采取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乌榄&qu

  • 华风车子根

    药材名称华风车子根拼音Huá Fēnɡ Chē Z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风车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mbretum alfredii Hance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晒干。

  • 野辣烟

    药材名称野辣烟拼音Yě Là Yān别名午香草、香附草、香辣烟来源菊科香青属植物粘毛香青Anaphalis bulleyana (J. E. Jeffr.)Chang,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昆明山海棠

    药材名称昆明山海棠拼音Kūn Mínɡ Shān Hǎi Tánɡ别名火把花、断肠草、紫金皮、紫金藤、雷公藤、掉毛草、胖关藤、红毛山藤。出处本品以火把花之名始载于《纲目》草部毒草类钩吻条下。《植物名实

  • 巴旦杏仁

    《中药大辞典》:巴旦杏仁药材名称巴旦杏仁拼音Bā Dàn Xìnɡ Rén别名八担仁(《饮膳正要》),巴达杏仁(《本草通玄》),叭哒杏仁(《要药分剂》)。出处《纲目》来源

  • 紫荆丫

    药材名称紫荆丫拼音Zǐ Jīnɡ Yā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通花梗的果实或花。原形态灌木,高达2米,幼枝有短柔毛。叶对生,卵形、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8厘米,先端尖锐或渐尖,基部

  • 小果倒地铃

    药材名称小果倒地铃拼音Xiǎo Guǒ Dǎo Dì Línɡ别名炮卜草、金丝苦楝、三角泡、三角藤、包袱草、倒地铃(《广西中草药》),粽仔草、尪子目珠(《福建中草药》)。出处《常用

  • 山梗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梗菜药材名称山梗菜拼音Shān Gěnɡ Cài别名半边莲[东北]、大种半边莲来源为桔梗科山梗菜属植物山梗菜Lobelia sessilifolia Lamb.和线萼山梗菜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