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靛

红靛

药材名称红靛

拼音Hónɡ Diàn

别名紫苏;白花紫苏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萼鞘蕊花的根或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eus esquirolii(Levl.)Dunn[Calamintha esquirolii Lev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毛萼鞘蕊花,直立或上升草本,高15-45cm。基部木质化;茎四棱形,被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2.5cm,密被微柔毛;叶片卵圆形或近心形,长2-5cm,宽1-4cm,先端钝,基部浅心形,边缘具粗圆齿,近肉质,两面被微柔毛。轮伞花序多花,具醒,多数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长达15cm;花梗及序轴密被微柔毛;花萼卵状钟形,长约2.5mm,外面密被微柔毛,果进增大,长达5-6mm,萼齿5,近等长,三角形,后齿较前2齿宽;花冠紫色或紫蓝色,长约1.5cm,外面被疏微柔毛和腺点,上唇浅4裂,外反,长约4mm,下唇长达6mm,舟形;雄蕊4,内藏花丝基部近合生包围花柱基部;花柱内藏;柱头2浅裂;花盘前方膨大。小坚果近圆形,黑色,光滑。花期9-11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1800m的石山、山谷岩旁或草地斜坡等多石地方。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贵州和云南东南部。

化学成分全草含毛萼鞘蕊花素(esquinolin)B、C、D,蒲公英赛醇(taraxerol)和卡里欧醛(cariocal)等。

茎叶含毛萼鞘蕊花素(esquinolin)A,对映16β,17-贝壳杉二醇(ent-kauran-16β-,17-diol),齐墩果酸(oleanolic cid)和β-谷甾醇 (β-sitosterol)等。

性味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祛痰止咳;接骨;止血。主感冒发热;肺痈;劳嗽咯血;跌打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单根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单根木药材名称单根木拼音Dān Gēn Mù别名独根木、山辣椒树、艾角青、震天雷来源夹竹桃科狗牙花属植物海南狗牙花Ervatamia hainanensis Tsiang

  • 花叶假杜鹃

    药材名称花叶假杜鹃拼音Huā Yè Jiǎ Dù Juān别名刺血红、七星剑、血路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爵床科植物花叶假杜鹃的全株。

  • 鳖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鳖血药材名称鳖血拼音Biē Xuè别名团鱼血来源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Amyda sinensis (Wiegmann),以血入药。生境分部从东北到海南岛、陕西、甘肃、四

  • 眼睛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眼睛草药材名称眼睛草别名望北京、一支林来源荨麻科眼睛草Procris wightiana Wall. ex Wedd.,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酸,凉。功能主治清热解

  • 绣线菊根

    《中药大辞典》:绣线菊根药材名称绣线菊根拼音Xiù Xiàn Jú Gēn别名火烧尖、土黄连(《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或光叶绣线菊的

  • 簝叶竹根

    《中药大辞典》:簝叶竹根药材名称簝叶竹根拼音Liáo Yè Zhú Gēn别名簝叶根(《分类草药性》)。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金佛山赤竹的根。原形态金佛山赤竹,

  • 鮧鱼

    《中药大辞典》:鮧鱼药材名称鮧鱼拼音Yí Yú别名鰋(《诗经》),额白鱼(《尔雅》郭璞注),鳐(崔禹锡《食经》),鳀鱼(《食经》),石鰋、潭虱(《医林纂要》),鲶(《动物学大辞典》

  • 石脑油

    《中药大辞典》:石脑油药材名称石脑油拼音Shí Nǎo Yóu别名石漆(《博物志》),猛火油(《昨梦录》),雄黄油、硫黄油(《纲目》),地脂(《方镇编年录》),泥油(《纲目拾遗》)

  • 芒刺复叶耳蕨

    药材名称芒刺复叶耳蕨拼音Mánɡ Cì Fù Yè ěr Jué别名献鸡尾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芒刺复叶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chniodes aristata(Forst.)T

  • 水马桑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马桑药材名称水马桑别名粗糠树、千羊白、白马桑来源忍冬科水马桑Weigela japonica Thunb. var. sinica (Rehd.) Bailey,以根入药。生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