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羊胲子

羊胲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胲子

药材名称羊胲子

拼音Yánɡ Hǎi Zǐ

别名羊嚼子、羊咬子、山羊胃结石

来源偶蹄目牛科山羊Capra hircus L.,以胃中草结入药。

生境分部内蒙古、河北。

功能主治宽胸止呕。主治噎膈反胃,朝食幕呕。

用法用量0.5~1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羊胲子

药材名称羊胲子

拼音Yánɡ Hǎi Zǐ

别名羊哀(《辍耕录》),百草丹(《纲日拾遗》)。

出处《纲目》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胃中的草结。宰羊时发现胃中草结,取出晒干或晾干。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生境分部产于四川。其他地区亦产。

性状形圆如弹丸,大小不等,常见者直径为2~3厘米。外表灰黑色,略现细小草筋状物质,微带光泽。质轻松,体不沉重,无臭。以个大、体轻、色暗、有光泽者为佳。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胃经。"

功能主治①《纲目》:"治翻胃。"

②《纲目拾遗》:"解百草药毒,治噎膈翻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分;或入丸、散。

注意《四川中药志》:"胃火炽,无气滞者勿服。"

复方治翻胃:羊胲子(煅存性),每一斤入枣肉、平胃散末一半,和匀。每服一钱,空心沸汤调下。(《摘元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羊胲子

药材名称羊胲子

拼音Yánɡ Hǎi Zǐ

英文名Nodules in Goat Stomach

别名羊哀、百草丹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纲目拾遗》:羊哀,惟山羊有之,胡羊不能成也。亦牛黄狗宝之类。牛黄细腻而疏松,且香烈,故以黄名;狗宝花白而坚凝如石,故以宝名;此则如烂草团成,轻松而气膻,人多惜其不能如牛黄狗宝之精美,故哀之,因名曰哀。《宦游笔记》载:军营于羊腹中得石子,名鲊答,形如鸭卵,色紫黄,两头有二白圈,圆如黄豆,腰有束带,宽如韭叶,色青蓝,束带上亦二白圈,质细如玉,滋润如水。《辍耕录》亦载:鲊答,产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山羊胃中的草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ra hirc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山羊时剖腹取喟,如其中有草结,取出洗净,晾干。

原形态1.山羊,体长1-1.2cm,体重10-35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不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

2.绵羊,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基体重随品种而不同,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外层为粗毛可蔽雨水,内层为纤细的绒毛,藉以保温。但改良品种仅存内层的绒毛。前后肢两趾间具有一腺体,开口于前部。具有泪腺。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为饲养家畜之一,口种颇多。

2.为饲养家畜之一,品种多达300余种。群居动物,以草类粉良。怕热不怕冷。

资源分布:1.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几遍全国,以北部和西北地区为多。

性状1.形圆如弹丸,大小不等,常见者直径为2-3cm。

2.外表灰黑色,略现细小草筋状物质,微带光泽,质轻松,体不沉重,无臭。

3.以个大、体轻、色暗、有光泽者为佳。

性味味淡;性温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降逆;止呕;解百草毒。主噎膈反胃;噫气;晕船呕吐;草药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9-1.5g;或入丸、散。

注意胃火盛者禁服。

各家论述1.《纲目》:治翻胃。

2.《纲目拾遗》:解百草药毒,治噎膈翻胃。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凉喉茶

    药材名称凉喉茶拼音Liánɡ Hóu Chá别名理肺散、接骨丹来源茜草科耳草属植物攀援耳草Hedyotis scandens Roxb.[Oldenlandia scan

  • 钉头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钉头果药材名称钉头果来源萝藦科钉头果Gomphocarpus fruticosus (L.) R. Brown,以全株、茎、叶入药。生境分部华北、云南有栽培。功能主治全株:浸剂治小

  • 赛金刚

    《中药大辞典》:赛金刚药材名称赛金刚拼音Sài Jīn Gānɡ别名曲莲、细叶锣锅底(《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赛金刚的块根。全年可采,而以秋季藤蔓枯萎

  • 臭茉莉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茉莉药材名称臭茉莉拼音Chòu Mò Lì别名臭屎茉莉、山茉莉、大髻婆、过墙风、臭朱桐、臭牡丹[广西]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臭茉莉Clerodend

  • 蟾蜍肝

    《中药大辞典》:蟾蜍肝药材名称蟾蜍肝拼音Chán Chú Gān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肝。功能主治①《医林纂要》:"治痈疽疔毒,取其(蟾

  • 龙爪豆

    药材名称龙爪豆拼音Lónɡ Zhuǎ Dòu别名虎爪豆、猫爪豆、龙爪黎豆、狗爪豆来源豆科龙爪豆Stizolobium cochinchinense (Lour.) Tanget W

  • 红木耳

    《中药大辞典》:红木耳药材名称红木耳拼音Hónɡ Mù ěr别名红靛、一口红(《文山中草药》)。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苋科植物血苋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茎紫红色,高1~2米

  • 水罗伞

    药材名称水罗伞拼音Shuǐ Luó Sǎn别名野京豆、虾须豆、千花豆、大罗伞、坩草[广西]来源豆科水罗伞Fordia cauliflora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辛

  • 黑鹅脚板

    《中药大辞典》:黑鹅脚板药材名称黑鹅脚板拼音Hēi é Jiǎo Bǎn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直刺变豆菜的全草。春、夏采收,晒干。原形态直刺变豆菜,又名:直刺山芹菜。多年生草

  • 鄂报春

    《全国中草药汇编》:鄂报春药材名称鄂报春别名岩丸子[湖北、利川]、四季报春来源报春花科鄂报春Primula obconica Hanc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西藏。功能主治治腹痛:根泡酒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