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胡萝卜叶

胡萝卜叶

药材名称胡萝卜叶

拼音Hú Luó Bo Yè

英文名Daucus carota L.var. sati-ua Hoffm.

别名胡萝卜英、胡萝卜缨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基生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ucus carota L.var. sati-ua Hoffm.

采收和储藏:冬季或春季采收,连根挖出,削取带根头部的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达120cm。根肉质,长圆锥形,粗肥,呈橙红色或黄色。茎单生,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或披针形,先端尖锐,有小尖头;茎生叶近无柄,有叶鞘,末回裂片小或细长。复伞形花序;花序梗长10-55cm,有糙硬毛;总苞片多数,呈叶状,羽状分裂,裂片线形;伞辐多数,结果期外缘的伞辐向内弯曲;小总苞片5-7,不分裂或2-3裂;花通常白色,有时带淡红色;花柄不等长。果实圆卵形,棱上有白色刺毛。花期5-7月。

化学成分叶中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din-7-gluco-side)0.01%。

性味味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利水。主脘腹痛;浮肿;小便不通;淋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切碎蒸熟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桐皮

    药材名称桐皮拼音Tónɡ Pí别名白桐皮(《药性论》),水桐树皮(《濒湖集简方》),桐木皮(《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树皮。原形态①泡桐(《纲目》),又

  • 花血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血藤药材名称花血藤别名南五味来源木兰科花血藤Schisandra glaucescens Diels,以果实、藤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果:清肺,补虚。藤:治劳伤及甲状腺肿。

  • 幼油草

    《中药大辞典》:幼油草药材名称幼油草拼音Yòu Yóu Cǎo别名高墩草(《笺卉》)。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花点草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高10~20厘米。基

  • 巴豆油

    《中药大辞典》:巴豆油药材名称巴豆油拼音Bā Dòu Yóu出处《纲目》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种仁中的脂肪油。植物形态详"巴豆"条。性状为黄色或黄褐色液体,有粘稠

  • 蔗鸡

    《中药大辞典》:蔗鸡药材名称蔗鸡拼音Zhè Jī出处《中国新医药》9:11,1954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甘蔗节上所茁生之嫩芽。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甘蔗"条。功能主治主消渴。用法

  • 对叶榕

    药材名称对叶榕拼音Duì Yè Rónɡ别名牛奶树,牛奶子、多糯树、稔水冬瓜来源桑科榕属植物对叶榕Ficus hispida L. f.,以根、叶、果、皮入药。全年可采,

  • 蓼子草

    《中药大辞典》:蓼子草药材名称蓼子草拼音Liǎo Zǐ Cǎo别名小毛蓼(《种子植物名称》),小蓼子草、红蓼子(《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蓼科植物细刺毛蓼的全草及根。开花期间采收。原形

  • 朱顶红

    药材名称朱顶红拼音Zhū Dǐnɡ Hónɡ英文名Longitudinally-striped Hippeastrum别名朱顶兰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蒜科植物朱顶红的鳞茎。拉丁植

  • 胡桃根

    《中药大辞典》:胡桃根药材名称胡桃根拼音Hú Táo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根或根皮。9~10月采。药理作用根皮制剂可作温和泻剂,似大黄而较差,可用于慢性便秘

  • 豉虫

    《中药大辞典》:豉虫药材名称豉虫拼音Chǐ Chónɡ别名豉母虫(《补缺肘后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豉虫科昆虫豉虫的全虫。原形态体椭圆形,雄虫长约7毫米,雌虫较大。色黑或黄,有光泽。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