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苍耳根

苍耳根

《中药大辞典》:苍耳根

药材名称苍耳根

拼音Cānɡ ěr Gēn

出处食疗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

化学成分含糖甙,有抗癌作用。

药理作用根的水或甲醇提取物(含甙,融点242℃)能延长接种艾氏腹水癌小鼠的寿命。

性味食疗本草》:"温。"

功能主治治疔疮,痈疽,缠喉风,丹毒,高血压,痢疾。

①《食疗本草》:"丁肿困重,生捣苍耳根叶;和小儿尿绞取汁,冷服一升,日三度。"

②《医林纂要》:"治同苍耳子,作浴汤去风润燥。"

③《广西中药志》:"治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0.5~1两;捣汁或熬膏。外用:煎水熏洗或熬膏涂。

注意《医林纂要):"忌猪肉糯米。"

复方①治一切丁肿:苍耳根、茎、苗、子,但取一色,烧为灰,醋、泔淀和如泥涂上,干即易之。(《千金方》)

②治一切厅肿:苍耳根三两半,乌梅五个,连须葱三根。酒二钟,煎一钟,热服取汗。(《秘传经验方》)

③治痈疽发背,无头恶疮,肿毒疔疖,风痒臁疮,牙疼喉痹:采苍耳根、叶数担,洗净,晒萎,细锉,以大锅五口。入水煮烂,以筛滤去粗滓,布绢再滤,复入净锅,武火煎滚,文火熬稠,搅成膏,以新罐贮封。每以敷贴,牙疼即敷牙上,喉痹敷舌上或噙化,每日用酒服一匙。(《濒湖集简方》万应膏)

④治缠喉痹风:苍耳草根,老姜一块,同研烂滤汁,以温无灰白酒,和汁服。(《经验良方》)

⑤治丹毒流火:鲜苍耳草根与叶,煎汤,熏洗红肿处。(《贵阳市秘方验方》)

⑥治高血压:苍耳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⑦治痢疾:苍耳根一两。煨红糖水服。(《贵州草药》)

⑧治肾炎水肿:苍耳根一两。水煎服或配伍应用。(《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苍耳根

药材名称苍耳根

拼音Shēnɡ ěr Gēn

英文名Root of Siberian Cocklebur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苍耳或蒙古苍耳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 Xanthium mongolicum Kitag.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1.苍耳一年生草本,高20-90cm。根纺锤状,分枝或不分枝。茎直立不分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圆柱形, 上部有纵沟,被灰白以糙伏毛。叶互生;有长柄,长3-11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表,长4-9cm,宽5-10cm,的全缘,或有3-5不明显浅裂,先尖或钝,基出三脉,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粗糙或短白伏毛。头状花序近于无柄,聚生,单性同株;雄花序球形,,总苞片,总苞片小,1列,密生柔生,花托柱状,托片倒披针表,小花管状,先端5齿裂,雄蕊5,花药长圆状线形;雌花序卵形,总苞片2-3列,外列苞片小,内列苞片大,结成囊状卵形,2室的硬体,外面有倒刺毛,顶有2圆锥状的尖端,小花2朵,无花冠,子房在总苞内,每室有1花,花柱线形,突出在总苞外。成熟具瘦果的总苞变墅坚硬,卵形或椭圆形,边同喙部长12-15mm,宽4-7mm,绿色,淡黄色或红褐色,喙长1.5-2.5mm;瘦果2,倒卵形,瘦果内含1颗种子。花花期7-8月,果期9-10月。

2.蒙古苍耳本种与苍耳的区别是:成离的具瘦果的总苞椭圆形,连喙长18-20mm,宽8-10mm,外面具较疏的总苞刺,总苞刺坚硬,刺长2-5.5mm(通常5mm),基部增粗。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沟旁、田边、草地、村旁等处。

2.生于干旱山坡或砂质荒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及河北。

药理作用根的水或甲醇提取物(含甙,融点242℃)能延长接种艾氏腹水癌小鼠的寿命。

性味叶微苦;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消热解毒;利湿。主疔疮;痈疽;丹毒;缠喉风;阑尾炎;宫颈炎;痢疾;肾炎水肿;乳糜尿;风湿曾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或熬膏。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熬膏涂。

注意《医林纂要》:忌猪肉糯米

各家论述1.《食疗本草》:丁肿困重,生捣苍耳根叶,和小儿尿绞取汁,冷服一升,日三度。

2.《医林纂要》:治同苍耳子,作浴汤去风润燥。

3.《广西中药志》:治咳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唢呐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唢呐花药材名称唢呐花拼音Suǒ Nà Huā别名炮胀花、炮胀筒、金鸡豇豆、两头毛、麻叶子、羊胡子草、羊奶子、燕山红、岩喇叭花来源紫葳科角蒿属植物毛子草Incarville

  • 猫儿屎果

    药材名称猫儿屎果拼音Māo ér Shǐ Guǒ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木通科植物矮杞树的果实。秋季成热时采摘,晒干。性味①《贵州草药》:"甘辛,平。"②《陕西中草药》:&

  • 苦参实

    《中药大辞典》:苦参实药材名称苦参实拼音Kǔ Shēn Shí别名苦参子(《纲目》),苦豆(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苦参的种子。7~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

  • 水百合

    《中药大辞典》:水百合药材名称水百合拼音Shuǐ Bǎi H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荞麦叶贝母的鳞茎。春、夏季采收。原形态荞麦叶贝母,又名:喇叭、山丹。多年生草本,高50~10

  • 武靴藤

    《中药大辞典》:武靴藤药材名称武靴藤拼音Wǔ Xuē Ténɡ出处《实用中草药》来源为萝藦科植物匙羹藤的根或嫩枝叶。原形态藤本,长可达4米。枝和花序被柔毛。叶对生;倒卵形、卵形或矩圆形,长2

  • 鸭脚黄连

    药材名称鸭脚黄连别名水八角、水黄连[贵州]、鸡脚莲来源毛茛科星果草属植物裂叶星果草Asteropyrum cavaleriei (Levl. et Vant.) Drumm. Et Hutch.,以根

  • 蟾蜍肝

    《中药大辞典》:蟾蜍肝药材名称蟾蜍肝拼音Chán Chú Gān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肝。功能主治①《医林纂要》:"治痈疽疔毒,取其(蟾

  • 大叶接骨藤

    药材名称大叶接骨藤拼音Dà Yè Jiē Gǔ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银花素馨的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nintooides Rehd。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

  • 人面子根皮

    《中药大辞典》:人面子根皮药材名称人面子根皮拼音Rén Miàn Zi Gēn Pí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漆树科植物人面子的根皮。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切碎

  • 赤胫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赤胫散药材名称赤胫散拼音Chì Jìnɡ Sàn别名蛇头蓼、血当归、缺腰叶蓼、红泽兰、花蝴蝶、红皂药、散血丹来源蓼科蓼属植物赤胫散Polygo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