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薅田藨

薅田藨

《中药大辞典》:薅田藨

药材名称薅田藨

拼音Hāo Tián Pāo

别名藨(《尔雅》),蛇泡竻、黑龙骨(《生草药性备要》),三月泡(《辰溪县志》),红梅消、红琐梅、过江龙、倒筑伞(《植物名实图考》),薅秧泡(《分类草药性》),牙鹰竻(《广州植物志》),倒生根、毛叶仙桥(《贵州民间方药集》),虎波草、布田菠草、播田花(《福建民间草药》),乳痈泡、鹰爪竻,种田蒲(《广西中兽医药植》),天青地白草(《江苏植药志》),细蛇凼、小还魂(《南宁市药物志》),五月藨刺、龙船藨、红花脬竻(《江西民间草药》),栽秧泡(《重庆草药》),蛇泡果(《中华内科杂志》8(4):359,1960

出处《纲目》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茅莓全草。7~8月采收,割取全草,捆成小把,晒干。

原形态茅莓(《本草拾遗》)

落叶小灌木,高约1米。枝呈拱形弯曲,具短柔毛和倒生皮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通常3枚,有时5枚,顶生小叶菱状卵形至阔倒卵形,侧生小叶常为宽倒卵圆形,较小,具浅裂,先端钝,基部阔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上面疏生柔毛,下面密生白色短绒毛;托叶针状。花数朵成伞房花序或短总状花序;萼片5,绿色,具绒毛;花瓣5,直立,阔倒卵形,较花萼长,粉红色或紫色:雄蕊多数;雌蕊多数,花柱宿存。聚合果球形,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向阳的山坡或山沟的两侧以及山路旁。分布几遍全国。产江苏、广西、福建、江西等地。

性状干燥花枝长约30厘米,叶片多少脱落,枝的表面红棕色或枯黄色,散生有短刺;质地坚实,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的髓;叶片表面黄绿色,背面灰白色,具柔毛,常破碎不全,大多皱缩卷曲;花穗多数枯萎,花瓣多萎落不存。气微弱,味微苦而涩。以干燥、叶片多、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甘酸,平。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涩酸。"

②《本草求原》:"酸涩,平。"

③《岭南采药录》:"味苦,微寒。"

④《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杀虫。治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瘰疬。

①《生草药性备要》:"除螆疥,杀虫,出汗斑,洗疳痔;浸酒治瘰疬;十蒸九晒治吐血,止牙痛。"

②《本草求原》:"薳:止刀伤血。"

③《南宁市药物志》:"散瘀,止痛,化痰。治跌打,咳嗽,产后瘀痛,赤痢,热眼。"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浸酒。外用:捣敷、研末撒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创伤出血:薅田藨叶晒燥,研细末,敷伤口,洁布条扎护。(《江西民间草药》)

②治瘰疬:蛇泡竻叶捣烂敷。(《岭南采药录》)

③治汗斑及白泡疮:蛇泡竻茎叶,烧灰,和茶油涂。(《岭南采药录》)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薅田藨

药材名称薅田藨

拼音Hāo Tián Pāo

英文名Japanese Raspberry

别名藨、蛇泡竻、黑龙骨三月泡、红梅消、红琐梅、过江龙、倒筑伞、薅秧泡、牙鹰竻、倒生根、毛叶仙桥、虎波草、布田菠草、播田花、乳痈泡、鹰爪竻、种田蒲、天青地白草、细蛇(乙水)、小还魂、五月藨刺、龙船藨、红花脬竻、两头粘、五月红、陈刺波、草杨梅、仙人搭桥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策科植物茅莓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parvifolius L.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割取全草,捆成小把,晒干。

原形态茅莓小灌木,高约1-2m。枝有短柔毛及倒生皮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有时5,先端小叶菱状圆形到宽倒卵形,侧生小叶较小,宽倒卵形至楔状圆形,长2-5cm,宽1.5-5cm,先端圆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齿,上面疏生柔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叶柄长5-12cm,顶生小叶柄长1-2cm,与叶轴均被柔毛和稀疏小皮刺;托叶条形。伞房花序有花3-10朵;总花梗和花梗密生绒毛;花萼外面密被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针刺,在花果时均直立开展;花粉红色或紫红色,直径6-9mm;雄蕊花丝白色,稍短于花瓣;子房具柔毛。聚合果球形,直径1.5-2cm,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600m的山坡杂木林下、向阳山谷、路旁或荒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耐热,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 用分株繁殖法。于冬季落叶后或早春萌芽前,在老树的株丛旁边挖取带有侧根的枝条,分成单株,剪去顶端部分枝条,用黄泥浆水浆根,按行株距40cm×30cm开穴定植,每穴栽1-2株,栽后覆土及压实,淋透水。

田间管理 栽后1-2年,每年中耕除草2-3次,追施人畜粪水1次。

性状本品长短不一,枝和叶柄具小钩刺,枝表面红棕色或枯黄色;质坚,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髓。叶多皱缩破碎,上面黄绿色,下面灰白色,被柔毛。枝上部往往附枯萎的花序,花瓣多已掉落,萼片黄绿色,外卷,两面被长柔毛。气微弱,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果实含赤霉素A32(gibberellin A32)及其他赤霉素。此外,该植物还含有:果糖(fructose),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维生素(vitamin)C,L-去氢抗坏血酸(L-dehydroascorbic acid)鞣质(tannin),β-胡萝卜素(β-carotene),和a-生育酚(a-tocopherol)。

药理作用1.止血作用茅莓水提醇沉法所得提取物(以下简称水提取物)10g/kg,20g/kg,40g/kg分别给小鼠灌胃,连续3d,可使出血时间缩短25%-37%,凝血时间也明显缩短,有加速止血的作用。

2.抗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试验表明,水提取物2g/kg灌胃,连续3d,可使其血栓形成明显抑制,并明显缩短其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提示茅莓能提高体内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

3.抗心肌缺血茅莓水提物6g(生药)/kg给大鼠灌胃,连续3d,最后1次给药后1h处死动物,摘取心脏,作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结果表明茅莓能明显增加冠脉流量。按上法给药也可明显对抗由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大鼠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此外,小鼠常压和低压缺氧耐力试验表明,茅莓水提物灌胃可使动物耐缺氧能力明显增强。

4.毒性 以茅莓水提取物给小鼠灌胃,剂量达80g/kg,除稍有厌食,偶见稀便外,无其他明显中毒症状。故其最大耐受量(小鼠口服)大于80g/kg,该剂量已相当于人用量133倍。

性味苦、涩;凉;无毒

归经肝;肺;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杀虫疗疮。主感冒发热,咳嗽痰血,痢疾,跌打损伤,产后腹痛,疥疮,疖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或研未撒。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除疥,杀虫,出汗斑,洗疳痔:浸酒治瘰疠;十蒸九晒治吐血,止牙痛。

2.《本草求原》:止刀伤血。

3.《南宁市药物志》:散瘀,止痛,化痰。治跌打,咳嗽,产后瘀痛,赤痢,热眼。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猫眼睛

    《中药大辞典》:猫眼睛药材名称猫眼睛拼音Māo Yǎn Jinɡ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宽叶沟酸浆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茎直立,单生,具4棱。叶对生,柄极短或近于无柄;

  • 细辛

    《中国药典》:细辛药材名称细辛拼音Xì Xīn英文名HERBA ASARI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 var.mands

  • 黄蓬花

    药材名称黄蓬花别名砂旋覆花、绞蛆爬来源菊科旋覆花属植物小叶旋覆花Inula salsoloides (Turcz.) Ostenf.,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去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

  • 大叶藻

    药材名称大叶藻拼音Dà Yè Zǎo别名海带、海马蔺、海草、海带草出处1.本品首载于《本草拾遗》,云:“大叶藻生深海中及新罗,叶如水藻而大。”按所述即为眼子菜科大叶藻属植物大叶藻 Zostera ma

  • 鳣鱼

    《中药大辞典》:鳣鱼药材名称鳣鱼拼音Zhān Yú别名鳣(《诗经》),含光、蜡鱼(啪海异物志》),黄鱼(《尔雅》郭璞注),阿八儿忽鱼(《饮膳正要》),颊鱼(《医学入门》),玉版鱼、鲟蟥鱼((

  • 蜘蛛草

    药材名称蜘蛛草别名大叶球子草、大叶入地蜈蚣来源百合科蜘蛛草Peliosanthes macrophylla Wall. ex Baker,以根状茎及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淡,平,微温。功

  • 水冬瓜根

    药材名称水冬瓜根拼音Shuǐ Dōnɡ Guā Gēn别名接骨丹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角叶鞘柄木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ricellia angulata Olinv.采收和储藏:

  • 翼核果

    药材名称翼核果拼音Yì Hé Guǒ别名血风根、血风藤、红蛇根、青筋藤、铁牛入石、拉牛入石来源鼠李科翼核果属植物翼核果Ventilago leiocarpa Benth.,以根入药

  • 蜡梅花

    药材名称蜡梅花拼音Là Méi Huā英文名Wintersweet Flower别名腊梅花、黄梅花、铁筷子花、雪里花、巴豆花、蜡花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救荒本草》:蜡梅花,多生南方,今北土亦有之

  • 牛尾蒿

    药材名称牛尾蒿拼音Niú Wěi Hāo别名野蒿、茶绒、紫杆蒿、指叶蒿、水蒿、艾蒿、米蒿出处牛尾蒿见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十二卷,云"牛尾蒿,初生时与蒌蒿同。唯一茎旁生横枝,秋时枝上发短叶横斜欹舞,如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