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蛇百子

蛇百子

《中药大辞典》:蛇百子

药材名称蛇百子

拼音Shé Bǎi Zǐ

别名逼死蛇、毛老虎(《陆川本草》),黄黄草、大还魂(《广西药植名录》),假藿香(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陆川本草》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山香茎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0.5~2米,揉之有香气。茎直立,粗壮,有分枝,多少被毛。叶对生,卵形,长4~9厘米,愈向上部愈小,先端略钝,基部浑圆或浅心形,边缘有小锯齿,两面均被疏柔毛;具长柄。花2~4,腋生,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萼在花时长约4毫米,但很快长大而长达1厘米,有线条,被长柔毛,先端5裂,裂齿锥尖,直立;花冠蓝色,长6~8毫米,2唇形,下唇中裂,囊状;雄蕊4。果为小坚果。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边,或栽于屋旁、庭园。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药理作用叶和茎的煎剂和水提取物(加酒精除去沉淀者)对离体豚鼠回肠有较弱的兴奋作用,对离体兔十二指肠和大鼠子宫均无明显作用,大鼠后肢灌流试验中,水提取物有血管舒张作用。二者对离体兔心无明显影响。麻醉狗静脉注射0.1克生药/公斤,两者对血压均无明显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煎剂1克生药/只,24小时内2只鼠全部死亡,水提取物无明显毒性。

国外所产同属植物山香草中含白桦脂酸,对大鼠瓦克256癌有抑制作用。

性味辛苦,温。

①《陆川本草》:"辛,温。"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辛,凉。"

功能主治疏风散瘀。解毒定痛。治感冒,风湿,湿疹,跌打创伤。

①《陆川本草》:"去瘀止痛,解蛇毒。治风湿骨痛,跌打肿痛,蛇咬伤;洗溃疡。"

②《广西药植名录》:"发表解热。治感冒风寒。"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解表,驱风止痛。治感冒发热,头痛,胃肠胀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捣汁、浸酒。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刀伤出血,跌打肿痛:毛老虎鲜叶捣敷患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皮炎,皮肤湿疹:毛老虎全草煎水洗患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蛇咬伤:山香鲜品捣烂外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止血:㈠粉剂:取毛老虎干叶研成细粉,低温灭菌。对外伤及手术出血,可取适量撒于出血处,压迫数分钟即止血。内服每天10~15克,1次或分次服。㈡片剂:毛老虎全草煎煮2次,浓缩至有粘性时加入毛老虎叶细粉,压制成片,每片相当于毛老虎干叶1克。用于消化道出血,每天9~15片,分1~3次服。㈢水剂:用水提取的浓缩液,每毫升相当于毛老虎10克。用于外伤及手术出血,以消毒纱布蘸药液压迫或填塞出血处。㈣针剂:每毫升相当于毛老虎酒精沉淀物2毫克。用于内脏出血,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亦可供外用。临床应用粉剂及水剂局部压迫治疗外伤出血43例,除3例无效外,均迅速止血。用粉剂(或片剂)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32例,服药3~7天,大便转黄色者31例,无效者1例。4例肝硬化合并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服药后血渐止,2例无效。毛老虎是通过促进血管内血栓形成而达止血目的,对于广泛性渗血和无法结扎之组织,止血效果最好;出血面能充分接触药物则奏效迅速,反之则无效;因此对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不如外伤出血。使用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亦未见有多发性血栓形成。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蛇百子

药材名称蛇百子

拼音Shé Bǎi Zǐ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Wild Spikenard

别名逼死蛇、毛老虎、黄黄草、大还魂、假藿香、山薄荷、毛射香、药黄草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山香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tis suaveloens (L.)Poi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阴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0.6-1.6m。揉之有香气。茎直立,钝四棱形,被平展刚毛。叶对生;叶柄长0.5-6cm,被平展刚毛;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1.4-11cm,宽1.2-9cm,先端近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边缘具小锯齿,两面均被疏柔毛。聚伞花序2-5花,着生于叶腋,排列成假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萼钟形,长约5mm,花后结果增大可长达12mm,外被长柔毛及腺点,萼齿5,短三角形,先端长锥尖,被毛;花冠蓝色,圆筒形,长6-8mm,外面上部被微柔毛,上唇先端2圆裂,下唇3裂,中裂片囊状,侧裂片与上唇裂片相似,略长;雄蕊4,前对较长,被疏柔毛,花药汇合成一室;子房4裂,无毛,柱头2浅裂;花盘边缘微波浪状。小坚果长圆形,暗褐色,具细点。花期1-12月,果期1-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开旷荒地上,或栽培于诞园、层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和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叶及花含无羁萜(friedelin),羽扇豆醇(lupeol),羽扇豆醇乙酸酯(lupeolacetate),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三十一酮(hentriacotanone)[1]。地上部分含3β-羟基-12-熊果烯-29-酸(urs-12-3β-ol-29-oic acid)[2],山香二烯酸(hyptadi-enic acid)即1,19α-二羟基-2(3),12-熊果二烯-28-酸(1,29α-diyg-droxy-urs-2(3),12-dien-28-oic acid)[3]。根含α-及β-香树脂醇(amyrin),3β-羟基-12-羽扇豆烯-27-酸(3β-hydroxylup-12-en-28-oic acid)[4],3β-羟基-20(29)-羽扇豆烯-27-酸(3β-hydroxylup-20(29)-en-27-o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白桦脂酸(betulic acid),谷甾醇-β-D-葡萄糖甙(sitosterol-β-D-glucoside),二十七酮(heptacosanone)[5]。还含菜油甾醇(campesterol)[6]及α-蒎烯(αpin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月桂烯(myrcene)等挥发油[7]。

药理作用叶和茎的煎剂和水提取物(加酒精除去沉淀者)对离体豚鼠回肠有较弱的兴奋作用, 对离体兔十二指肠和大鼠子宫均无明显作用,大鼠后胶灌流试验中,水提取物有血管舒张作 用。二者对离体兔心无明显影响。麻醉狗静脉注射0.1g生药/kg,两者对血压均无明显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煎剂 1g生药/只,24小时内2只鼠全部死亡,水提取物无明显毒性。国外所产同属植物山香草Hyptis emoryi 中含白桦脂酸(Butullnic acid),对大鼠瓦克256 癌有抑制作用。

性味味辛;苦;性平

归经归碑;脾;肝经

功能主治解表利湿;行气散瘀。主感冒;风湿痹痛;腹胀;泄泻;痢疾;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刀伤出血,跌打肿痛: 毛老虎鲜叶捣敷患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皮炎,皮肤湿疹: 毛老虎全草煎水洗患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③治蛇咬伤:山香鲜品捣烂外敷。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陆川本草》:去瘀止痛,解蛇毒。治风湿骨痛,跌打肿痛,蛇咬伤;洗溃疡。

2.《广西药植名录》:发表解热。治感冒风寒。

3.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解表,驱风止痛。治感冒发热,头痛,胃肠胀气 。

临床应用止血。

1.粉剂:取毛老虎干叶研成细粉,低温灭菌。对外伤及手术出血 ,可取适量撒于出血处,压迫数分钟即止血。内服每天10-15g,1次或分次服。

2.片剂:毛老虎全草煎煮2次,浓缩至有粘性时加入毛老虎叶细粉,压制成片,每片相当于毛老虎干叶1g。用于消化道出血,每天9-15片,分1-3次服。

3.用水提取的浓缩液,每毫升相当于毛老虎10g。用于外伤及手术出血,以消毒纱布蘸药液压迫或演塞出血处。

4.针剂:每毫升相当于毛老虎酒精沉淀物2mg。用于内脏出血,每次肌肉注射2ml 。亦可供外用。临床应用粉剂及水剂局部压迫治疗外伤出血43例,除3例无效外,均迅速止血。用粉剂(或片剂)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32例,服药3-7天,大便转黄色者31例,无效者1例。4例肝硬化合并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服药后血渐止,2例无效。毛老虎是通过促进血管内血栓形成而达止血目的,对于广泛性渗血和无法结扎之组织,止血效果最好;出血面能充分接触药物则奏效迅速,反之则无效;因此对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不如外伤出血 。使用中末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亦未见有多发性血栓形成。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血树

    药材名称龙血树别名竹木参、山竹蔗来源龙舌兰科龙血树Pleomele angustifolia (Roxb.) N. E. Brown,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润肝止咳,清热凉血。

  • 籼米

    《中药大辞典》:籼米药材名称籼米拼音Xiān Mǐ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籼稻)的种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粳米"条。性味①《纲目》:"甘,温,无毒。"

  • 茅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茅莓药材名称茅莓拼音Máo Méi别名蛇泡簕、三月泡、红梅消、虎波草、薅秧藨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ius.,以根或茎、叶入药。秋

  • 浙桐皮

    药材名称浙桐皮拼音Zhè Tónɡ Pí英文名Ailanthus-like Pricklyash Bark别名椿椒、鼓钉树、海桐皮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

  • 萤火

    《中药大辞典》:萤火药材名称萤火拼音Yínɡ Huǒ别名宵行(《诗经》),磷(《毛诗传》),丹鸟、丹良(《夏小正》),即照(《尔雅》),夜光(《本经》),夜照、景天、救火、据火、挟火(《吴普

  • 鹿头肉

    《中药大辞典》:鹿头肉药材名称鹿头肉拼音Lù Tóu Rò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头上的肉。性味《千金·食治》:"平。

  • 泽藓

    药材名称泽藓拼音Zé Xiǎn英文名damp moss别名阴阳草、旱青苔(陕西)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珠藓科植物泽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ilonotis fontan

  • 羽叶山蚂蝗

    药材名称羽叶山蚂蝗拼音Yǔ Yè Shān Mǎ Huánɡ英文名Oldham Podocarpium别名羽叶山绿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羽叶山蚂蝗的全株。拉

  • 葛菌

    药材名称葛菌别名葛藤菌、地重楼来源蛇菰科葛菌Balanophora esquirolis Lev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主治痔疮,咳血。外用治颈淋巴结结

  • 猕猴骨

    药材名称猕猴骨拼音Mí Hóu Gǔ别名猴骨(《贵州民间方药集》),申骨(《四川中药志》)。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的骨胳。全年均可捕捉。杀死后,剥去皮毛(四肢不去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