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铁篱巴果

铁篱巴果

《中药大辞典》:铁篱巴果

药材名称铁篱巴果

拼音Tiě Lí Bā Guǒ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鼠李科植物马甲子果实。秋季采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马甲子根"条。

功能主治去瘀生新。治吐血,疗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铁篱巴果

药材名称铁篱巴果

拼音Tiě Lí Bā Guǒ

英文名Fruit of Branchy Paliurus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liurus ramosissimus (Lour) Poir.

采收和储藏:果熟后采收,晒干。

原形态马甲子 灌木,高达6m。小枝褐色,被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5-9mm,被毛,基部有2个紫红色针刺,长0.4-7cm;叶片纸质,宽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圆形,长3-7cm,宽2-5cm,先端纯或圆,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稍偏斜,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无光泽,两面沿脉被棕褐色短柔毛或无毛,基出脉3条。花两性,聚伞花序腋中,被黄色绒毛,花小,直径6mm,黄绿色;萼片5,三角形,长2mm;花瓣5,匙形,短于萼片;雄蕊5,与花瓣等长或略长于花瓣;花盘圆形,边缘5或10齿裂;子房3室,花柱3深裂,柱头球形。核果林状,被黄褐色或棕褐色绒毛,周围具木栓质3浅裂的窄翅,直径1-1.7cm,长7-8mm。种子紫红色或红褐色,扁圆形。花期5-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地或旷野,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味苦;甘;性温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活血止痛。主瘀血所致的吐血;衄血;便血;痛经;经闭;心腹疼痛;痔疮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国繁缕

    药材名称中国繁缕拼音Zhōnɡ Guó Fán Lǚ别名鸦雀子窝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中国繁缕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llaria chinensis Regel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

  • 小发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发散药材名称小发散别名簇花清风藤来源清风藤科小发散Sabia fasciculata Le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甘、微涩,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主治跌打损

  • 香榧草

    《中药大辞典》:香榧草药材名称香榧草别名须须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或基部倾匍,高10~100厘米,长短不齐。叶片线形,长3~26厘米,宽3~5毫米,边缘粗糙;叶鞘无毛;叶舌干膜质。圆锥花序狭

  • 江珧柱

    《中药大辞典》:江珧柱药材名称江珧柱拼音Jiānɡ Yáo Zhù别名马甲柱(《闽中海错疏》),角带子(《本草求原》)。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江珧科动物栉江珧的后闭壳肌。全年都可捕

  • 凹裂毛麝香

    药材名称凹裂毛麝香拼音āo Liè Máo Shè Xiānɡ别名毛麝香、山薄荷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凹裂毛麝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enosma re-tusilobum Tsoong

  • 刺楸树根

    《中药大辞典》:刺楸树根药材名称刺楸树根拼音Cì Qiū Shù Gēn别名刺五加(《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化学

  • 桑耳

    《中药大辞典》:桑耳药材名称桑耳拼音Sānɡ ěr别名桑菌、木麦(《别录》),桑上寄生(《证类本草》),桑檽(《唐本草》),桑蛾、桑鸡(《广菌谱》)。出处《本经》来源为寄生于桑树上的木耳。性味甘,平。

  • 麦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麦奴药材名称麦奴拼音Mài Nú别名麦散黑粉、黑疸、麦子黑勃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麦奴Ustilago nuda (Jens.)Rostr.,以冬孢子粉入药

  • 三叶莲

    药材名称三叶莲拼音Sān Yè Lián别名大木通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宽叶八月瓜Holboellia latifolia Wall.和小花八月瓜H.parviflora(Hemsl.)Gagne

  • 梦花

    《中药大辞典》:梦花药材名称梦花拼音Mènɡ Huā别名金腰袋、打结花、梦冬花(《中国树木分类学》),喜花、迎春花(《重庆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结香的花蕾。冬末或初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