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铃茵陈

铃茵陈

药材名称铃茵陈

拼音Línɡ Yīn Chén

别名金钟茵陈(《滇南本草》),黄花茵陈、(《植物名实图考》),吊钟草(《南京民间药草》),灵茵陈(《江苏植药志》),吹风草、五毒草、徐毒草(《东北药植志》),土茵陈、角茵陈、罐儿茶(《中药志》),铁雨伞草(《泉州本草》),山茵陈、金花屏(《闽东本草》),油罐草(《贵州植药调查》),黑茵陈、铁杆茵陈山芝麻(《上海常用中草药》),罐子草、油蒿菜(《贵州草药》),金壶瓶、山油麻(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北刘寄奴、节节瓶、草茵陈、壶瓶草、野油麻(《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中药志》

来源玄参科植物阴行草全草。8~9月间割取全草,晒干。

原形态阴行草(《植物名实图考》)

一年生草本,高25~7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通常被白色柔毛。叶对生,长2~6厘米,宽1.5~3厘米,羽状分裂,裂片3~4对,边缘常有不整齐的齿状缺刻,基部狭窄下延成叶状柄;苞片披针形至线形,近全缘或3浅裂。花单朵腋生及顶生,排列成总状花序;花萼筒状,长约2厘米,有短粗毛,先端5裂,外表有绿色纵棱10条;花冠唇形,黄色,长约2.5厘米,上唇兜状,全缘,下唇3裂,中央1裂片较大,外面被柔毛;雄蕊4,2强;雌蕊1,子房上位,2室,花柱伸出上唇外,微向上弯,柱头略膨大。蒴果椭圆形,长约12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尖锐,胞背开裂。种子多数,黑色。花期8~9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部生于旷野、丘陵、平坡、草丛、路旁。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产江苏、安徽、浙江、云南、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全草长30~60厘米,枝表面紫褐色,被黄白色短柔毛,基部毛较少或近于无毛,质坚实而硬,折断面黄白色,中央有髓。残留的叶片为黑褐色,多破碎不全,皱缩卷曲,质脆而易脱落。花序着生在枝端,花冠多数已萎落,花萼黄褐色,宿存,内萼通常藏有多数棕褐色的种子。以干燥无根、色棕紫者佳。

化学成分含强心甙和挥发油。

炮制拣净杂质,去根,洗净泥土,稍浸,切段晒干。

性味苦,凉。

①《滇南本草》:"性寒,微苦。"

②《贵州植药调查》:"辛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祛瘀。治黄疸,小便不利,水肿腹胀,跌损瘀痛,血痢,血淋,白带过多,月经不调,症瘕积聚,产后停瘀腹痛。

①《滇南本草》:"利小便,疗胃中湿热,或眼仁发黄,或周身黄肿,消水肿。"

②《植物名实图考》:"治饱胀,顺气化痰,发诸毒。"

③《东北药植志》:"破血下胀,下血止痛,产后余疾,止金疮血,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症结,止霍乱下泻,小儿尿血。"

④《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利尿。治小便短赤,黄疸,肝炎。"

⑤《贵州草药》:"解表,散寒热,利湿祛风。"

⑥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治胆囊炎,急性肾炎,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研末。

复方①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遍身发黄:阴行草一至二两。水煎,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热闭小便不利:阴行草一两至两半。水煎,调冬蜜服,日服一至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阴行草,研末,泡酒服。每次一至二钱,每日一次,服三至四次。(《泉州本草》)

④治血痢:鲜阴行草一至三两。清水煎服。(《泉州本草》)

⑤治血淋,小腹胀满:阴行草五钱。开水炖,加冬蜜冲,日服二次。(《闽东本草》)

⑥治白带:阴行草一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⑦治感冒、咳嗽:阴行草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备注本品的带果全草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以及山东、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区,作为刘寄奴使用,习称"北刘寄奴",为刘寄奴商品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参见"刘寄奴"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苘实

    药材名称苘实拼音Qǐnɡ Shí别名顷麻子(《产乳集验方》),茼麻子(《圣济总录》),空麻子(《江苏植药志》),磨盘树子(《江西民间草药》)。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种子。秋季果

  • 鸨油

    药材名称鸨油拼音Bǎo Yóu别名地鵏油、老鵏膏来源鹤形目鸨科大鸨Otis tarda L.,以脂肪入药。生境分部我国东部地区的西部,冬迁我国北部。炮制冬至翌春猎捕,捕后去毛及内脏,煮肉,将

  • 尖叶川黄瑞木

    药材名称尖叶川黄瑞木拼音Jiān Yè Chuān Huánɡ Ruì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尖叶川黄瑞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nandra bockiana Pritz.ex D

  • 鳖脂

    《中药大辞典》:鳖脂药材名称鳖脂拼音Biē Zhī别名鳖膏(《本草拾遗》),鳖油(《现代实用中药》)。出处《纲目》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脂肪。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眼睫倒毛签入,可资除害

  • 夜来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夜来香药材名称夜来香别名夜香花、夜兰香来源萝藦科夜来香属植物夜来香Telosma cordatum (Brum. f.) Merr.,以叶、花、果入药。叶随时可采,花、果分别于花期

  • 榄李树汁

    药材名称榄李树汁拼音Lǎn Lǐ Shù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榄李的树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mnitzera racemosa Willd采收和储藏:割树干,取其流出之液汁。原形态

  • 滇藁本

    药材名称滇藁本拼音Diān Gǎo Běn别名黑藁本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丽江藁本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delauayi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

  • 台湾千金藤

    药材名称台湾千金藤拼音Tái Wān Qiān Jīn Ténɡ英文名root of Taiwan Stephania别名兰屿千金藤出处始载于《台湾药植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已科植物台湾千金藤的根茎

  • 双股箭

    《中药大辞典》:双股箭药材名称双股箭拼音Shuānɡ Gǔ Jiàn别名大一枝箭、小接骨丹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心叶兔耳风的根。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

  • 金叶柃

    药材名称金叶柃拼音Jīn Yè Lí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金叶柃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aurea (Levl.) Hu et L. K. Ling[Rapaurea a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