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阿育魏实

阿育魏实

《全国中草药汇编》:阿育魏实

药材名称阿育魏实

拼音ā Yù Wèi Shí

来源伞形科阿育魏实Trachyspermum ammi (L.) Sprague,以种子入药。

生境分部新疆。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理气开胃,止痛。主治风湿疼痛,胃寒腹痛,消化不良,泌尿系结石。

用法用量1~2.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阿育魏实

药材名称阿育魏实

拼音ā Yù Wèi Shí

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粗糙芹种子。果实成熟后收采,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粗糙芹:一年生草本,高0.5~1米。茎直立,多分枝,表面有浅纵沟。叶互生,有长柄,基部呈鞘状,半抱茎,叶片3~4回羽状分裂,裂片线状。复伞形花序顶庄,花小,白色。瘦果长卵形,黑黄色,捏碎后有强烈气味。

栽培新疆有栽培。

药理作用阿育魏实所含之麝香草酚对口腔、咽喉粘膜有杀菌、杀真菌的作用;对龋齿腔也有防腐、局麻作用。还可用于皮肤的化脓性感染及真菌感染或放线菌病。此外,麝香草酚有驱钩虫之作用,现已为其他毒性较小的药物所代替。其毒性与酚相似,但其局部作用没有酚强大。剂量过大,病人可发生腹痛、恶心、呕吐,吸收后可发生中枢兴奋,但很少惊厥。

阿育魏实油含30%酚,能毒害蚯蚓。较高浓度的醇提取物(10%)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稀释后有人用作呼吸道疾患时的祛痰剂。

性味《新疆中草药手册》:"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新疆中草药手册》:"祛寒除湿,理气开胃,止痛。治瘫痪,抽搐,胃寒腹痛,消化不良,膀胱及尿道结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阿育魏实

药材名称阿育魏实

拼音ā Yù Wèi Shí

英文名Seed of Ajowan-caraway

出处出自《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阿育魏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chyspermum ammi(L.) Sprague

采收和储藏: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从基部开始分枝,无毛,有细纵沟纹。叶三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狭线形,长5-10mm,近无毛;叶柄扩展成鞘状。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伞辐通常8-10,不等长;总苞片4-6,披针形,长6-10mm;小伞形花序具花多数;小总苞片与总苞片同形;花白色;萼齿不明显;花瓣卵圆形,顶端浅2裂,有内折的小舌片,边缘具缘毛;花柱基扁圆锥形,花柱向外反折。果实卵形,长约1.5mm,具极短的乳突状毛,果棱线形,胚乳腹面平直,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5月,果期6月。

生境分部我国新疆和田、喀什地区普遍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双悬果,卵圆形或广卵形,略扁,长约2mm,直径1.5-2mm;表面浅灰棕色或灰黄绿色,顶端残留有小突起的花柱基,圆锥形,基部有时带有纤细的果柄。分果呈长卵形,纵肋线5条,助间凹陷处色泽较浓,表面密被乳突状毛,接合面平坦,中部色稍深。横切面略呈钝五角形。具特异香气,味辛。

显微鉴别 果实横切面:外果皮细胞1列,长方形或多角形,有较多乳突状单细胞腺毛,非腺毛,中果皮细胞6-7列,多角形、长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切线延长,此层有油管6条,较大,椭圆形,黄棕色,在棱脊间各1条,接合面2条,棱脊处有维管束1个,接合面2条棱脊处有维管束1个,接合面有种脊维管束1个。内果皮细胞1层,长方形,切线向延长;种皮细胞浅黄棕;胚乳细胞长方形、方形或多角形,内含糊粉粒、油滴和小方晶;中央为胚。

粉末特征:呈棕绿或黄绿色。单细胞腺毛,呈乳突状,长50-270μm;单细胞非腺毛,长50-120μm;胚乳细胞多角形,含油滴及糊粉粒,有时可见小方晶;木纤维常具缘纹孔;直径9-20μm;内种皮网纹细胞,壁木化;升华物为黄色针晶。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精油)[1],内有百里香酚(thymol)即廘香草酚[2]。

药理作用阿育魏实所含之麝香草酚对口腔、咽喉粘膜有杀菌、杀真菌的作用;对龋齿腔也有防腐、局麻作用。还可用于皮肤的化脓性感染及真菌感染或放线菌病。此外,麝香草酚有驱钩虫之作用,现已为其他毒性较小的药物所代替。其毒性与酚相似,但其局部作用没有酚强大。剂量过大,病人可发生腹痛、恶心、呕吐,吸收后可发生中枢兴奋,但很少惊厥。阿育魏实油含30%酚,能毒害蚯蚓。较高浓度的醇提取物(10%)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稀释后有人用作呼吸道疾患时的祛痰剂。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10ml浸渍30min,滤过,滤液供下述试验:(1)取滤液1ml,加水0.3-0.4ml稀释,加5%亚硝酸钠,5%硝酸铝溶液各3滴,再加10%氢氧化钠溶液4-6滴。显樱红色。

(2)取滤液1ml,加水0.5ml稀释后,加3%三氯化铁试液1-2滴,湿蓝褐色。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利湿解毒。主脘腹冷痛;消化不良;呕恶;泄泻;寒疝;痛经;尿路结石;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汤洗。

各家论述《新疆中草药手册》:祛寒除湿,理气开胃,止痛。治瘫痪,抽搐,胃寒腹痛,消化不良,膀胱及尿道结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粘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粘药药材名称大粘药拼音Dà Nián Yào别名土升麻、大榄、红雾水葛、青白麻叶、籽藤来源荨麻科大粘药Pouzolzia sanguinea (Bl

  • 还阳参

    《中药大辞典》:还阳参药材名称还阳参拼音Hái Yánɡ Shēn别名天竺参、万丈深、竹叶青、独花蒲公英(《滇南本草》),铁刷把、有根无叶(《文山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

  • 苦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菜药材名称苦菜拼音Kǔ Cài别名败酱草[东北]、苦叶苗、活血草、苦丁菜、苦麻菜、小苦苣、黄鼠草来源菊科野苦荬属植物山苦荬Ixeris chinensis (Thunb

  • 橡木皮

    《中药大辞典》:橡木皮药材名称橡木皮拼音Xiànɡ Mù Pí别名栎木皮(《本草拾遗》),栎树皮(《日华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麻栎的根皮或树皮。原形态植

  • 浙江过路黄

    药材名称浙江过路黄拼音Zhè Jiānɡ Guò Lù Huá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浙江过路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chekiangensisC.C.Wu采收和储

  • 阿月浑子

    药材名称阿月浑子拼音ā Yuè Hún Zǐ别名胡棒子、无名子。出处阿月浑子始载于《本草拾遗》,云:“阿月浑子……生西国诸蕃,云与胡榛子同树,一岁棒子,二岁浑子也。”《纲目》亦录着,引《海药本草》云:

  • 鹰嘴爪

    《中药大辞典》:鹰嘴爪药材名称鹰嘴爪拼音Yīnɡ Zuǐ Zhǎo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嘴和脚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鹰骨"条。功能主治主五痔,烧为末服之。摘录《中药大

  • 红茎黄芩

    药材名称红茎黄芩拼音Hónɡ Jīnɡ Huánɡ Qín英文名Redstem Skullcap别名多子草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红茎黄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

  • 贝母兰

    《中药大辞典》:贝母兰药材名称贝母兰拼音Bèi Mǔ Lán别名止血果(《文山中草药》),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云南中草药选》),小绿芨(《全展选编·外科》)。出处《

  • 防己

    《中国药典》:防己药材名称防己拼音Fánɡ Jǐ英文名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别名粉防己、粉寸己、汉防己、土防己[浙江]、石蟾蜍、蟾蜍薯、倒地拱、白木香、猪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