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香芋

香芋

药材名称香芋

拼音Xiānɡ Yù

别名团芋、湾洪(傣名)。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香芋块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研粉用。

原形态草本,高20~40厘米。块茎长卵圆形,须根很多。叶根出;叶柄柔软而长,达20~25厘米;叶片卵状长椭圆形,膜质,长15~20厘米,宽6~8厘米,先端尖,基部心脏形,光滑无毛。花序柄短,佛焰苞张开;肉穗花序较佛焰苞短;花单性同株,雌雄花紧贴;花被缺;雄花有假雄蕊3~6,合生成一柱状体;雌花有棒状的假雄蕊2~5;子房1室,有胚珠多个。浆果卵状。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沟旁阴湿肥沃处。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性温,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舒筋络,祛风湿,止痛,消炎散肿。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风湿性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胃痛,胃肠炎,痧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浸酒,0.5~1两浸酒1斤,日2次,每次10毫升。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注意孕妇忌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淡竹根

    《中药大辞典》:淡竹根药材名称淡竹根拼音Dàn Zhú Gēn别名恒生骨(《石药尔雅》)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根茎。性味《日华子本草》:"味甘冷,无毒。&

  • 伏毛苎麻

    药材名称伏毛苎麻拼音Fú Máo Zhù Má出处始载于《云南植物研究》。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伏毛苎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nivea (L.) Gaud var. Ni

  • 红花点地梅

    药材名称红花点地梅来源报春花科红花点地梅Androsace aizoon Duly var. coccinea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利水。主治热性水肿。用法用

  • 猪鬃刚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鬃刚药材名称猪鬃刚别名白背铁线蕨、铁丝草、碎叶猪鬃草来源蕨类铁线蕨科猪鬃刚Adiantum davidii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

  • 野芝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芝麻药材名称野芝麻拼音Yě Zhī Mɑ别名野油麻、山麦胡、地蚤来源唇形科野芝麻属植物野芝麻Lamium barbatum Sieb. et Zucc.,以地上全草或花入药。夏季

  • 小叶杨

    药材名称小叶杨拼音Xiǎo Yè Yá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小叶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simonii Car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晒干。原形态小叶杨,乔木,高达

  • 亮叶桦根

    《中药大辞典》:亮叶桦根药材名称亮叶桦根拼音Liànɡ Yè Huà Gēn别名狗啃木(《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桦木科植物亮叶桦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亮叶桦

  • 酒饼叶根

    药材名称酒饼叶根拼音Jiǔ Bǐnɡ Yè Gēn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辛,平,无毒。功能主治浸酒,治风湿性关节炎,肠胃寒痛。用法用量内服

  • 胡麻仁

    药材名称胡麻仁来源本品为胡麻科植物胡麻的成熟种子。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脾、肝、肾经。功能主治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用于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病后体虚、眩晕乏力等症。用法用量三钱至一两,打碎,煎服;或炒熟

  • 《中药大辞典》:莼药材名称莼拼音Chún别名茆((诗经》),屏风(《楚辞》),凫葵(《毛诗传》),虊(《说文》),水葵(陆玑《诗疏》),水芹(《齐民要术》),露葵(《颜氏家训》),丝莼(《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