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香鼬

香鼬

药材名称香鼬

拼音Xiānɡ Yòu

英文名Weasel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香鼬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tela altaica pallas.

采收和储藏:冬季捕捉,捕杀后,剥皮,剖腹,剔除骨骼,取肉烘干。

原形态香鼬,体形似黄鼬,但比较小。体重100-200g,体长21-34cm,尾长10-16cm。体细长,四肢短。雄体比雌体大。上唇,下颌皆白色,颜面部和耳背面棕色。体背褐黄色或棕黄褐色,腹面淡黄色中橘黄色而显白。背中央呈淡褐色,足部有时杂有白色。夏毛色泽较深,背面的颜色几近于棕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山地森林和草原,利用别的动物洞穴居住。以鼠类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山西、甘肃、新疆、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香鼬分泌物含丁烯基硫醇(crotyl mercaptan),异戊基硫醇(isopentyl mercaptan),甲基丁烯基硫醚(methylcrotyl sulfide);肌肉含肌红蛋白(myoglobin)A及B,还含肽类,氨基酸,脂类,甾类,色素等;子宫含孕甾酮(progesterone);胆汁含胆酸(cholic acid)。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心;脾经

功能主治解毒。主肉食中毒;药物中毒;唇疮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6-15g。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解毒的功能。主治唇疮、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蓬莪术

    药材名称蓬莪术拼音Pénɡ é Shù别名蓬莪茂(《药性论》),蒁药(《唐本草》),蓬莪蒁(《日华子本草》),广茂(《珍珠囊》),蓬术(《普济方》),莪蒁(《本草备要》)

  • 绒仙人球

    药材名称绒仙人球拼音Rónɡ Xiān Rén Qiú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绒仙人球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mmilaria rhodantha Link et

  • 毒蛆草

    药材名称毒蛆草别名透骨草、一马光、接生草、老婆子针线来源毒蛆草科(透骨草科)毒蛆草Phryma leptostachya L. var. asiatica Hara,以全草、叶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陕

  • 刺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果藤药材名称刺果藤别名大胶藤、牛蹄麻、鸡冠麻来源梧桐科刺果藤Buettneria aspera Coleb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性味涩、微苦,微温。功能主治祛

  • 铁包金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包金药材名称铁包金拼音Tiě Bāo Jīn别名鼠乳根、老鼠耳、鸭公青、乌龙根来源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细叶勾儿茶Berchemia lineata (L.)DC.,以根入药。全年可

  • 蒲桃根皮

    药材名称蒲桃根皮拼音Pú Táo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蒲桃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jambos (L.)Al-sto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乘鲜剥取根皮,

  • 云防风

    药材名称云防风拼音Yún Fánɡ Fēnɡ别名竹叶防风、鸡脚暗哨、鸡足防风、西防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竹叶西风芹、松叶西风芹和多毛西风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sli mairei Wo

  • 三铃子

    药材名称三铃子拼音Sān Línɡ Zǐ别名野豌豆、豆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歪头菜的根或嫩叶。秋季采收。原形态歪头菜(《救荒本草》)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

  • 凤眼果

    《中药大辞典》:凤眼果药材名称凤眼果拼音Fènɡ Yǎn Guǒ别名频婆果(《岭外代答》),九层皮(《君子堂日询手镜》),罗晃子(《纲目》),潘安果(《生草药性备要》),七姐果、富贵子(《广

  • 羚羊角

    《中国药典》:羚羊角药材名称羚羊角拼音Línɡ Yánɡ Jiǎo英文名CORNU SAIGAE TATARICAE别名高鼻羚羊来源本品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