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马刀肉

马刀肉

《中药大辞典》:马刀肉

药材名称马刀肉

拼音Mǎ Dāo Ròu

出处《纲目》

来源为竹蛏科动物长竹蛏

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①《纲目》:"同蚌。"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主明目,除热、止渴,解酒毒。治妇人劳损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注意本草衍义》:"发风痰,不可多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刀肉

药材名称马刀肉

拼音Mǎ Dāo Ròu

英文名razor clam shell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蚌科动物巨首楔晨和短褐矛蚌等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uneopsis capitata(Heude)2.Lanceolaria grayana(Lea)

原形态1.巨首楔蚌,楔蚌中较大的一种,一般壳长约70mm,壳高约35mm,壳宽约25mm。壳质厚而坚硬。贝壳前部极膨大,向后高度和宽度急剧缩小,因此外形呈长三角楔状。贝壳前部之膨大处的后方有一凹陷,约位于壳中。壳顶位于背缘前端,高而膨大,常呈破蚀誊宙表面棕褐色,具有同心圆有生长线。铰合部发达,左壳具2枚拟主齿和2枚侧齿,前拟主齿呈片状,后拟主齿呈三角锥状,顶部有细的裂纹,2枚侧齿细长而平行;右壳只有1枚三角锥状的前拟主齿和1枚侧齿,其后拟主齿只留有痕迹。

2.短褐矛蚌,壳长达170mm,壳高44mm,壳宽39mm。壳坚厚,略膨胀,两侧不对称,狭长,呈长矛形。长度为高的4-5倍。壳顶部稍膨胀,低于背缘,常被腐蚀,靠近前端,在贝壳全长1/10处。前缘钝圆,前背缘直,后背后缘在壳长1/2处渐向下 斜,腹缘直,中部稍凹后缘略圆或锐角。小月面长形,发达。壳面灰褐色,生长纹细致。贝壳中部的生长纹间具有排列整齐的粗短颗粒形纵褐。并在壳顶处有锯齿状纵褐,故称短褐矛蚌。铰合部发达,左壳具有2枚略呈三角锥形的拟主齿,2枚长刃状的侧齿;右有2枚拟主齿,1枚侧齿。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 1.多栖息于泥底或泥沙底的湖泊或河流中,尤喜在急流水域中生活。以微小生物和植物碎屑为食料。2.栖息于泥底或泥沙底的河流、湖泊及池塘内。

资源分布:1.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2.分布于黑龙江、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明目。主消渴;目昏;妇人劳损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50-100g。

注意本草衍义》:“发风痰,不可多食。”

各家论述1.《纲目》:同蚌。

2.姚可成《食物本草》:主明目,除热、止渴,解酒毒。治妇人劳损下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苕叶细辛

    药材名称苕叶细辛拼音Tiáo Yè Xì Xīn别名盘山草、山薯(《广西药植名录》),土细辛(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出处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来源为马

  • 虎骨胶

    药材名称虎骨胶拼音Hǔ Gǔ Jiāo别名虎胶(《医林纂要》)。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骨胳煎熬而成的胶。制法取净虎骨锯成小段,置锅内加水煎熬,经24小时后,将煎液过滤,加入白糖、明矾末少

  • 凤仙

    药材名称凤仙拼音Fènɡ Xiān别名小桃红、夹竹桃、海蒳、染指甲草(《救荒本草》),旱珍珠(《纲目》),透骨草、凤仙草(《珍异药品》),小粉团(《分类草药性》),满堂红(《浙江中药手册》)

  • 鬼灯笼

    《中药大辞典》:鬼灯笼药材名称鬼灯笼拼音Guǐ Dēnɡ Lonɡ别名虎灯笼、白灯笼(《生草药性备要》),苦灯笼(《岭南采药录》),红灯笼、红羊米青(《陆川本草》),红花路边青、夜鬼灯笼、土羚羊(《南

  • 海州常山

    药材名称海州常山拼音Hǎi Zhōu Chánɡ Shān别名臭梧桐性味辛、苦、甘,凉。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用法用量为取其祛风湿之效。单用,或与稀莶草配伍,

  • 锈钉子

    《中药大辞典》:锈钉子药材名称锈钉子拼音Xiù Dīnɡ Zi别名山黄豆、大红袍、大和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硬毛杭子梢、山皮条、地油根、白蓝地花(《云南中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

  • 长前胡

    药材名称长前胡拼音Chánɡ Qián Hú英文名root of West szechwan Hogfennel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长前胡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

  • 土马骔

    药材名称土马骔拼音Tǔ Mǎ Zōnɡ别名千年枞、矮松树、小松柏、太阳针来源苔藓类金发藓科金发藓属植物大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 Hedw.,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 椰子油

    《中药大辞典》:椰子油药材名称椰子油拼音Yē Zi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棕榈种植物椰子的胚乳,经碾碎烘蒸后所榨取的油。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椰子皮"条。性状椰子油在

  • 早谷藨

    药材名称早谷藨拼音Zǎo Gǔ Pāo别名天青地白扭、酸母子。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无腺白叶莓的根。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4米。茎直立,稍呈拱形。茎枝、叶轴及叶柄散生皮刺,枝被灰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