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杨根

黄杨根

《中药大辞典》:黄杨根

药材名称黄杨根

拼音Huánɡ Yánɡ Gēn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黄杨科植物黄杨细叶黄杨

功能主治治筋骨疼痛,目赤肿痛,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①治筋骨痛:黄杨根五钱至一两,煎酒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目赤肿痛:细叶黄杨根一两,水煎,冲白糖或蜜糖,早晚空腹服。

③治吐血:细叶黄杨根煎汁,童便冲服。

④治声哑及腰痛:细叶黄杨根煎汁服。(②方以下出《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杨根

药材名称黄杨根

拼音Huánɡ Yá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Box, Root of Harland Box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Buxus sinica (Rehd.et Wils) M.Cheng或雀舌黄杨Budxus bodinieri Levl.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uxus sinica (Rehd.et Wils) M.Cheng [B.microphylla Sieb. etZucc.var.sinica Rehd.et Wils.]2.Buxus bodinieri Lev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1.黄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6m。树皮灰色,栓皮成有规则的剥裂;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节间长0.5-2cm。叶对生;叶柄长1-2mm,上面被毛;叶片革质,阔椭圆形、阔倒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通常中部以上较宽,先端圆或钝,常有小凹口,基部圆或楔形,长1-3cm,宽0.8-2cm,叶面光滑,中脉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细毛,侧脉明显,中脉上常密被白色短线状钟乳体。穗状花序腋生,单性,雌雄同株,花密集,花序轴被毛;苞片阔卵形,长2-2.5mm,背部多少有毛;雄花约10朵,无花梗,外萼片卵状椭圆形,内萼片近圆形,长2.5-3mm,无毛,雄蕊连花药长达4mm,不育雌蕊有棒状柄,末端膨大,高2mm左右;雌花多存于花序上部,萼片6,排成2列,长达3mm,花柱3,子房3室,子房较花柱稍长,无毛,柱头粗厚,倒心形,下延达花柱中部。蒴果近球形,长6-10mm,宿存花柱长2-3mm,由3心皮组成,沿室背3瓣裂,成熟时黑色,径约1cm。花期3-4月,果期5-7月。

2.雀舌黄杨灌木,高3-4m。枝圆柱形,小枝四棱形,被短柔毛,后变无毛,叶薄革质,叶柄长1-2mm;叶片通常匙形,亦有狭卵形或倒卵形,大多数中部以上最宽,长2-4cm,宽8-18mm,先端圆或钝,往往有浅凹口或小尖凸头,基部狭长楔形,叶面绿色,光亮,叶背苍灰色,中脉两面凸出,侧脉极多。头状花序腋生,长5-6mm,花密集,花序轴长约2.5mm;雄花约10朵,花梗长0.4mm,萼片卵圆形,长约2.5mm,不育雌蕊有柱状柄,末端膨大;雌花外萼片长约2mm,内萼片长约2.5mm,受粉期间子房长2mm,花柱长1.5mm,略扁,柱头倒心形,下延达花柱1/3-1/2处。蒴果卵形,长5mm,宿存花柱直立,长3-4mm。花期2月,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200-2600m的山谷、溪边、林下,现可栽培作观赏用。

2.生于海拔400-2700m的平地或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1.分布于华东、中南及陕西、甘肃、四川、贵州等地。

2.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辛;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咳;清热除湿。主风湿痹痛;伤风咳嗽;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

复方①治筋骨痛: 黄杨根五钱至一两,煎酒服。(《湖南药物志》)②治目赤肿痛: 细叶黄杨根一两,水煎, 冲白糖或蜜糖,早晚空腹服。③治吐血: 细叶黄杨根煎汁,童便冲服。④治声哑及腰痛: 细叶黄杨根煎汁服。 (②方以下出《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圆叶母草

    药材名称圆叶母草拼音Yuán Yè Mǔ Cǎo别名小地扭、五角苓、飞疔药来源玄参科圆叶母草Lindernia nummularifolia (G.Don)Wettst.,以全草入

  • 米麦麨

    药材名称米麦麨拼音Mǐ Mài Chǎo别名糗(刘熙《释名》)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米或麦蒸炒后磨成之粉面。性味①《唐本草》:"甘苦,寒,无毒。"②《本草拾遗》:"

  • 珠芽半支

    药材名称珠芽半支拼音Zhū Yá Bàn Zhī别名狗牙菜、狗牙瓣、小箭草、零余子景天、珠芽石板菜、零余子佛甲草。出处《百草镜》载各种半支,有七十二种,其中不少为景大科景天属植物,本种可能为其中之一。

  • 千年不烂心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年不烂心药材名称千年不烂心拼音Qiān Nián Bú Làn Xīn别名苦茄、六甲草、欧白英来源茄科千年不烂心Solanum dulcamara

  • 红豆蔻

    《中国药典》:红豆蔻药材名称红豆蔻拼音Hónɡ Dòu Kòu英文名FRUCTUS GALANGAE别名大良姜、山姜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

  • 华南胡椒

    药材名称华南胡椒拼音Huá Nán Hú Jiāo别名山蒟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华南胡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austrosinense Tsen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 大马哈鱼籽

    药材名称大马哈鱼籽拼音Dà Mǎ Hā Yú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鲑科动物***哈鱼的卵。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采收和储藏:秋季捕捞,剖腹取卵,晒干。

  • 柿叶

    《中药大辞典》:柿叶药材名称柿叶拼音Shì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叶片。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鞣质、酚类、树脂、香豆精类化合物、还原糖、多糖、挥发油、有机酸(白桦脂酸、

  • 兔皮毛

    《中药大辞典》:兔皮毛药材名称兔皮毛拼音Tù Pí Máo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皮毛。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功能主治治灸疮

  • 木芙蓉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芙蓉药材名称木芙蓉拼音Mù Fú Rónɡ别名三变花、九头花、拒霜花、铁箍散、转观花、清凉膏来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