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羊角

黄羊角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羊角

药材名称黄羊角

拼音Huánɡ Yánɡ Jiǎo

别名蒙古瞪铃、蒙古原羚

来源牛科动物黄羊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的。镑丝用。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清热解毒。用于小儿感冒高热,小儿惊风,中风,瘟病发热。

用法用量1~3钱,水煎2~3小时。

备注(1)黄羊油治痔疮,用适量涂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黄羊角

药材名称黄羊角

拼音Huánɡ Yánɡ Jiǎo

出处《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羊

药理作用①解热作用

黄羊角水煎液4克/公斤灌胃,使人工发热的家兔于2小时体温开始下降,6小时后恢复正常,而2克/公斤灌胃,则作用甚微。

②抗惊厥作用

蟾蜍淋巴腔注射其水煎液0.1克/公斤及0.2克/公斤,对苯甲酸钠咖啡因(淋巴腔注射15毫克/只)所致的惊厥能显着的减少惊厥率,并增加恢复率,而对硝酸***性的惊厥(淋巴腔注射0.06毫克/公斤)则不能降低惊厥率,但能非常显着的增高恢复率。黄羊角水煎液给小鼠灌胃10克/公斤,对苯甲酸钠咖啡因(皮下注射600毫克/公斤)所致的惊厥,不能减少惊厥率和增加恢复率,对硝酸***(皮下注射1毫克/公斤)所致的惊厥,虽能减少惊厥率和增高恢复率,但都不显著。

此外,蟾蜍淋巴腔注射黄羊角水煎液0.2克/只,能非常显著地加强***钠(腹腔注射4毫克/只)的毒性而使蟾蜍死亡。水煎液2克/公斤及4克/公斤给小鼠灌胃,每天1次,连续7次,能加强***钠的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黄羊角水煎液80克/公斤,未见有毒性反应,观察3天亦无死亡。

功能主治《吉林中草药》:"平肝熄风,清热解毒。治痫症,中风,小儿惊风,肝火炽盛,温热病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复方治小儿感冒发热:黄羊角二钱。水煎三小时,滤过,再加热浓缩,然后于滤液中兑蔗糖,制成黄羊角糖浆。分十次服,每日三次。(《吉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羊角

药材名称黄羊角

拼音Huánɡ Yánɡ Jiǎo

英文名Mongolian gazelle horn

出处出自《吉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黄羊的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

采收和储藏:一般冬季捕猎后,将角从基部锯下,干燥。

原形态黄羊,中等大小偶蹄动物。成兽体长超过1.1m,体重可达30kg左右。鼻面较宽, 耳较短,颈细长,颊无面纹。雄羊角一对,角短较直。除角尖外,均有明显的环棱,角尖向内弯。角因个体差异而有变化。雌羊无角,但相当于角的部位有明显突起。四肢较细,后肢略长于前肥。臀部有白斑。尾短,长仅8-10cm。其冬毛厚而色浅,全身为浅红棕色,杂有白色长毛伸出;腹毛白色,臀部白斑极为显着。夏毛浅棕黄色,吻鼻部略带棕色,尾亦棕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草原丘陵和半荒地带。具集群性,奔跑甚速。以禾本科植物及豆科牧草为主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长圆锥形而侧扁,略呈“S”形,长约2cm。表面来棕色或灰黑色,不甚光滑,除先端外,角中下部均有等距的椭圆形环脊17-20个,其下部间距较密,约5mm,环脊的一侧较平坦,不连成环状。内有骨塞,透明。气味弱。

显微鉴别,黄羊角纵切片:用10%氢氧化钾处理后装片,组织强胞呈淡棕色或灰棕色,细胞内含少量灰色或棕色色素颗粒,常相聚成团或相连成丝状。

粉末特征:淡棕色。与羚羊极相似。惟基本角质细胞含棕色或灰棕色色素颗粒。

药理作用1.解热作用:黄羊角水煎液4g/kg灌胃,使人工发热的家兔于2小时体温开始下降,6小时后恢复正常,而2g/kg灌胃,则作用甚微。

2.抗惊厥作用:给蟾蜍淋巴腔注射其水煎液0.1g/kg及0.2g/kg,对苯甲酸钠咖啡因(淋巴腔注射15mg/只)所致的惊厥能显着的减少惊厥率,并增加恢复率,而对硝酸***性的惊厥(淋巴腔注射0.06mg/kg)则不能降低惊厥率,但能非常显着的增高恢复率。黄羊角水煎液给小鼠灌胃10g/kg,对苯甲酸钠咖啡因(皮下注射600mg/kg)所致的惊厥,不能减少惊厥率和增加恢复率,对硝酸***(皮下注射 1mg/kg)所致的惊厥,虽能减少惊厥率和增高恢复率,但都不显着。此外,蟾蜍淋巴腔注射黄羊角水煎液0.2g/只,能非常显着地加强***钠(腹腔注射4mg/只)的毒性而使蟾蜍死亡。水煎液2g/kg及4g/kg给小鼠灌胃,每天1次,连续7次,能加强***钠的毒性。小鼠腹腔注射黄羊角水煎液80g/kg,未见有毒性反应,观察3天亦无死亡。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清热解毒。主温热病高热神昏痉厥;小儿感冒发热;小儿惊风;中风;青盲内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剂量可用至30-50g;或研末冲。

复方治小儿感冒发热: 黄羊角二钱。水煎三小时,滤过,再加热浓缩,然后于滤液中兑蔗糖,制成黄羊角糖浆。分十次服,每月三次。(《吉林中草药》)

各家论述《吉林中草药》:平肝熄风,清热解毒。治痫症,中风,小儿惊风,肝火炽盛,温热病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团叶鳞始蕨

    药材名称团叶鳞始蕨拼音Tuán Yè Lín Shǐ Jué英文名Orbicular Lindsaea别名团叶陵齿蕨、鱼眼蕨、螺视蕨、七星剑、月影草、金钱草、田螺掩、高脚假铁线草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

  • 狭叶荨麻

    药材名称狭叶荨麻别名螫麻子、小荨麻、哈拉海来源荨麻科荨麻属植物狭叶荨麻Urtica angustifolia Fisch.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苦、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定惊,消

  • 川谷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谷根药材名称川谷根别名尿珠子根、五谷子根、数珠子根、打碗子根、野薏米根来源禾本科薏苡属植物川谷Coix lachrymajobi L.,以根及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收根部,晒干。性味

  • 柿漆

    《中药大辞典》:柿漆药材名称柿漆拼音Shì Qī别名柿涩(《药材资料汇编》)。出处《纲目》来源为柿科植物柿及其同属植物的未成熟果实,经加工制成的胶状液。制法采摘未成熟而色青味涩的果实,捣烂,

  • 金锦香

    药材名称金锦香拼音Jīn Jǐn Xiānɡ别名七孔莲、蜂窝草、仰天钟、金香炉、罐罐草、金石榴来源野牡丹科金锦香属植物金锦香Osbeckia chinens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全草,洗净晒

  • 绵萆薢

    《中国药典》:绵萆薢药材名称绵萆薢拼音Mián Bì Xiè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 SEPTEMLOBAE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Dioscorea

  • 红楠

    药材名称红楠拼音Hónɡ Nán别名白漆柴、乌樟、钓樟来源樟科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 et Zucc.,以根皮及树皮入药。化学成分根含dl-N-降杏

  • 鹰头

    《中药大辞典》:鹰头药材名称鹰头拼音Yīnɡ Tóu别名车风(《余居士选奇方》)。出处《药性论》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头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鹰骨"条。功能主治治痔瘘,头目

  • 瓶尔小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瓶尔小草药材名称瓶尔小草拼音Pínɡ ěr Xiǎo Cǎo别名一支箭、一支枪、独叶一支箭、单枪一支箭、一矛一盾、矛盾草、蛇须草来源瓶尔小草科植物瓶尔小草Ophioglo

  • 鹈鹕油

    药材名称鹈鹕油拼音Tí Hú Yóu别名斑嘴鹈鹕、淘鹅油来源鹈形目鹈鹕科斑嘴鹈鹕Pelecanus roseus Gmelin,以脂肪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北部地区,冬季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