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九味芦荟丸

九味芦荟丸

原机启微》卷下:九味芦荟丸

药方名称九味芦荟丸

处方芦荟15克 胡黄连当归龙胆草(酒浸炒)芍药川芎芜荑各30克木香甘草(炙)各9克

制法上药为末,茯神糊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三焦及肝胆经风热;目生云翳;瘰疠耳内生疮,寒热作痛;或肝火肌体消瘦,发热作渴,饮食少思,肚腹不调;或肝疳口内生疮,牙龈溃烂;或牙齿蚀落,颊腮腐烂,发热口渴,饮食少用;或下部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30~70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明医杂着》:九味芦荟丸

药方名称九味芦荟丸

处方黄连黄连芦荟木香芜荑(炒)青皮雷丸鹤膝草各30克麝香9克

制法上药为未,蒸饼糊丸,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肝脾疳积,体瘦,热渴,大便不调或瘰疠结核,耳内生疮等症。

用法用量每股3克,空腹温开水送下。

摘录明医杂着

《原机启微·附录》:九味芦荟丸

药方名称九味芦荟丸

处方芦荟半两,胡黄连1两,当归1两,龙胆草(酒浸,炒)1两,芍药1两,川芎1两,芜荑1两,木香3钱,甘草(炙)3钱。

制法上为末,茯神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三焦及肝胆经风热,目生云翳;或瘰疬,耳内生疮,寒热作痛;或肝火肌体消瘦,发热作渴,饮食少思,肚腹不调;或肝疳口内生疮,牙龈溃烂;或牙齿蚀落,颊腮腐烂,发热口渴,饮食少用,下部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滚汤送下。

摘录《原机启微·附录》

明医杂着》卷六:九味芦荟丸

药方名称九味芦荟丸

别名芦荟丸、大芦荟丸、小芦荟

处方黄连1两,黄连1两,芦荟1两,木香1两,芜荑(炒)1两,青皮1两,白雷丸1两,鹤虱草1两,麝香3钱。

制法上为末,蒸饼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积,体瘦发热,耳或口鼻生疮,或眼中生翳。小儿肝脾疳积,体瘦热渴,大便不调;或瘰疬结核,耳内生疮。下疳溃烂或作痛;及小儿肝积发热,口鼻生疮,或牙龈蚀烂。小儿肝经积热,眼中生翳。

用法用量芦荟丸(《外科理例·附方》)、大芦荟丸(《疠疡机要》卷下)、小芦荟丸(《古今医鉴》卷十三)。方中鹤虱草,原作“鹤膝草”,据《外科理例》改。

摘录明医杂着》卷六

猜你喜欢

  • 加减三黄丸

    药方名称加减三黄丸处方大黄、黄芩、黄连、生地。功能主治消中。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 附子饼

    药方名称附子饼处方炮附子(去皮、脐)功能主治治溃疡气血虚寒,不能收敛。用法用量上药研末,以唾津和为饼,置疮口处,将艾壮于饼上灸之。每日灸数次,但令微热,勿令痛。如饼干,再用唾津和做,以疮口活润为度。摘

  • 甘桔玄参汤

    药方名称甘桔玄参汤处方甘草、桔梗、玄参、黄芩、贝母、天花粉、枳壳、生地各等分。功能主治鼻渊。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 达生汤

    药方名称达生汤处方当归2钱5分(酒洗),川芎6分,益母草1钱(忌铁器),车前子5分(炒,研末),甘草3分(炙),冬葵子1钱(炒,研末),白术1钱(米泔水浸,炒),大腹皮(滚水洗数次)4分,牛膝6分(酒

  • 麝香大戟圆

    药方名称麝香大戟圆处方葫芦巴(炒)四两,大戟(去皮.炒黄)半两,麝香(别研)一钱,茴香(舶上者)、川楝子,各六两;槟榔(刮去底.细切.不见火)、诃子(炮.去核.酒浸.蒸.焙干用)、附子(炮.去皮.脐)

  • 安豚丹

    药方名称安豚丹处方人参5钱,白术5钱,肉桂1钱,山药1两,巴戟天5钱,蛇床子3钱,附子5分,茯苓3钱,远志1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补心肾之虚,温命门、心包之火,去脾经之湿。主心包、命门二经之火衰,外感

  • 林钟丸

    药方名称林钟丸别名甘连大黄丸处方大黄6两,甘草2两,黄连2两。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心烦,不大便者。用法用量每服30丸,白汤送下。摘录《家塾方》

  • 菝葜饮

    药方名称菝葜饮处方菝葜(锉,炒)汤瓶内硷各30克乌梅60克(并核捣碎,焙干)制法上三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消渴,饮水无休。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稍热服。摘录《圣济总录》

  • 东风散

    《痢疟纂要》卷十一:东风散药方名称东风散处方苍术1钱,地榆1钱,当归1钱,赤芍1钱,黄芩1钱,甘草1钱,丹皮1钱,红花1钱,枳壳1钱,槟榔1钱,楂肉1钱,厚朴1钱,青皮1钱。功能主治痢疾初起。用法用量

  • 豆蔻藿香汤

    药方名称豆蔻藿香汤处方藿香叶1分,桂花1分,甘松1分,陈皮(去白)5两,干姜(炮)5两,川芎2两,白芷2两,白术2两,益智1两,肉豆蔻1两,缩砂仁1两,人参1两,红豆1两半,茯苓(去皮)1两半,官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