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刺蓟汤

刺蓟汤

圣济总录》卷七十:刺蓟汤

药方名称刺蓟汤

处方刺蓟2两,鸡苏叶2两,黄连(去须)1两,***(镑)1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热气上行,衄血,汗血。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

圣济总录》卷七十:刺蓟汤

药方名称刺蓟汤

处方刺蓟3两,黄芩(去黑心)3两,大黄(锉,炒)3两,赤芍药3两,蒲黄2两,侧柏叶4两,生干地黄(焙)5两,甘草(炙,锉)5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逐急以新汲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

圣济总录》卷二十九:刺蓟汤

药方名称刺蓟汤

处方刺蓟1两,生麦门冬(去心)1两,生干地黄(焙)1两,鸡苏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青竹茹半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鼻衄及吐血,心中坚硬,遍身疼痛,四肢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九

《圣惠》卷三十八:刺蓟汤

药方名称刺蓟汤

处方刺蓟1两,青竹茹1两,生麦门冬汁1两(去心),茜根半两(锉),当归半两,鸡苏2两,生姜半两,生地黄2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头痛壮热,衄血,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猜你喜欢

  • 厚朴橘皮煎

    药方名称厚朴橘皮煎处方厚朴(去皮,姜制)3两,枳壳(麸炒)1两2钱,干姜(炮)1两2钱,良姜1两2钱,青皮、陈皮(各去白)、肉桂(去皮)、全蝎(去尾足毒)斟酌分量。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

  • 草灰散

    药方名称草灰散处方荔枝壳(微燎存性)、草纸(烧灰存性)、多年陈茅草(晒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痘溃烂。用法用量掺于烂处,即收水结痂。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五

  • 阳和解凝膏

    《中国药典》:阳和解凝膏药方名称阳和解凝膏处方鲜牛蒡草480g (或干品120g )鲜凤仙透骨草40g (或干品10g )生川乌20g桂枝20g大黄20g当归20g 生草乌20g 生附子20g地龙20

  • 熟寐丸

    药方名称熟寐丸处方人参乳香朱砂各90克 枣仁(炒黑)15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弹子大。功能主治治不寐。用法用量临卧时用龙眼汤下1~2丸。摘录《仙拈集》卷二

  • 豉心粥

    药方名称豉心粥处方豆豉心2合(以百沸汤泡,细研),桃仁(汤浸,去皮尖,研)30枚,柴胡(去苗,末)3钱。功能主治诸种疟疾,往来寒热。用法用量上先将前2味,以白米3合水,似例程煮粥,后欲熟时,次入柴胡末

  • 诃子膏

    《卫生总微》卷十四:诃子膏药方名称诃子膏处方诃子1两,甘草1分。制法诃子每个分作2片,加甘草,水1大盏,煮至水尽为度,焙,轧为末,炼蜜和膏,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小儿咳嗽。用法用量每用1大豆许,以薄荷熟

  • 解郁开结汤

    药方名称解郁开结汤处方白芍1两,当归5钱,白芥子3钱,白术5钱,生枣仁3钱,甘草5分,神曲2钱,陈皮5分,薄荷1钱,丹皮3钱,玄参3钱,茯神2钱。功能主治解郁开结。主郁病。思想结于心,中气郁而不舒,困

  • 斑龙种子丸

    药方名称斑龙种子丸处方鹿角10斤(截半寸长,浸7日。用淫羊藿1斤,当归4两,黄蜡2两,如法熬,去滓成胶,取鹿角胶1斤;角焙燥,取鹿角霜半斤),天门冬(去心)4两,麦门冬(去心)4两,黄柏(盐酒炒褐色)

  • 归黄膏

    药方名称归黄膏处方当归2两,生地2两。制法用小磨香油6两,以小铜锅熬滚,将药切片放入,滓黑去滓,再入白蜡4两成膏。功能主治大疮,已破未破。用法用量贴患处。摘录《易简方便》卷四

  • 芎归汤

    《普济方》卷三四五引《通真子秘方》:芎归汤药方名称芎归汤别名立效散(《普济方》卷三四五引《通真子秘方》)。处方川芎当归各1千克功能主治治妇人产后乳悬,两乳忽然伸长,细小如肠,向下垂坠,直过小腹下,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