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升麻和气饮

升麻和气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升麻和气饮

药方名称升麻和气饮

处方干姜、熟枳壳,各半钱;干葛、熟苍术桔梗升麻,各一两;当归、熟半夏茯苓白芷,各二钱;陈皮甘草,各一两半;芍药七钱半,大黄(蒸)半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疮疥发于四肢,臀髀痛痒不常,甚至憎寒发热,攻刺疼痛,浸淫浮肿。

又癞风入脏,阴下湿痒,耳鸣眼痛,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灯心十五茎,煎至七分,去渣,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升麻和气饮

药方名称升麻和气饮

处方干姜枳壳各105克 干葛 熟苍术桔梗升麻各30克当归半夏茯苓白芷各6克陈皮甘草各45克 芍药24克大黄(蒸)15克

制法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治疥疮发于四肢,臂髀痛痒,甚至憎寒发热,攻刺疼痛,浸淫浮肿;癞风入脏,阴下湿痒,耳鸣眼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灯心15茎,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猜你喜欢

  • 加味祛风散

    药方名称加味祛风散处方黄柏、细辛、黄连、大黄、山栀、薄荷、甘草、麻黄、连翘、荆芥、白术、滑石、川芎、羌活、独活、天麻、熟地、桔梗、黄芩、石膏、芍药、防风各等分。功能主治珍珠风。初起时形如小鳖棋子,遍身

  • 陈橘皮汤

    《圣济总录》卷四十:陈橘皮汤药方名称陈橘皮汤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干)3分,高良姜(锉)3分,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3遍)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霍乱下利。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生姜半分(拍碎

  • 补真丹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补真丹药方名称补真丹处方蜜半斤(炼熟,以绵滤去沫),酥油4两,牛髓4两,杏仁4两(去皮尖),核桃仁4两(汤去皮),山药4两,白茯苓4两。制法上药各为末,炼蜜、酥并髓,下诸药拌

  • 抽刀散

    《儒门事亲》卷十五:抽刀散药方名称抽刀散处方川楝子30克(破四分,巴豆3个同炒黄色,去巴豆)茴香30克(盐炒黄色,去盐)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主小肠疝气。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葱白酒调下。摘录

  • 枫香散

    《圣惠》卷六:枫香散药方名称枫香散处方枫香半两,景天花半两,荠苨半两,贝母(煨令微黄)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天麻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细辛半两,蔓荆子半两,甘菊花半两,羌活半两,川升麻半两

  • 补肾散

    《普济方》卷七十九引《龙木论》:补肾散药方名称补肾散处方泽泻2两,干地黄1两半,人参1两半,茯苓1两,干山药1两,菖蒲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瞳人干缺外障。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心米饮调下。摘录《普济

  • 大黄蟅虫丸

    《中国药典》:大黄蟅虫丸药方名称大黄蟅虫丸处方熟大黄300g土鳖虫(炒)30g水蛭(制)60g虻虫(去翅足,炒)45g蛴螬(炒)45g干漆(煅)30g桃仁120g 苦杏仁(炒)120g黄芩60g地黄3

  • 归漆丸

    药方名称归漆丸处方当归4钱,干漆3钱(炒令烟尽)。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月经不利,脐下憋逆,气胀满。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温酒送下。摘录《济阴纲目》卷一

  • 皱血圆

    药方名称皱血圆处方菊花(去梗)、茴香、香附(炒.酒浸一宿.焙)、熟干地黄、当归、肉桂(去粗皮)、牛膝、延胡索(炒)、芍药、蒲黄蓬,各三两。炮制上为细末,用乌豆一升醋煮,候干,焙为末,再入醋二碗,煮至一

  • 桂药散

    药方名称桂药散处方没药1分(研),官桂半两,当归3分(生用)。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如伤寒候,寒热不调,心惊头昏,体虚,四肢无力,饮食全不思。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炒葱白酒送下,日3次。摘录《普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