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归耆汤

归耆汤

医学入门》卷七:归耆汤

药方名称归耆汤

处方当归1钱,黄耆5钱。

功能主治虚火上攻头目,浑身胸背发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活幼心法》卷终:归耆汤

药方名称归耆汤

处方当归身5钱,蜜炙黄耆3钱,酸枣仁(炒,研)2钱。

功能主治痘疮浆足,身凉而汗不止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活幼心法》卷终

《医方类聚》卷一七五引《修月鲁般经》:归耆汤

药方名称归耆汤

处方黄耆1两,当归1两,瓜蒌1两,甘草1两,皂角刺1两。

功能主治痈疽无头,但肿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入乳香酒,再煎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七五引《修月鲁般经》

济阴纲目》卷九:归耆汤

药方名称归耆汤

处方黄耆1两,当归(焙)1两,糯米1合。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腹痛,小便涩滞。

用法用量上切细。分4服,水煎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九

《种痘新书》卷八:归耆汤

药方名称归耆汤

处方黄耆(炙)2钱,当归1钱,枣仁1钱,炙草4分,麦曲8分,白术8分,茯苓8分。

功能主治固肌秘腠。主痘疹当靥之时,身凉而汗不止属表虚者。

摘录《种痘新书》卷八

《叶氏女科》卷三:归耆汤

药方名称归耆汤

处方当归1两,黄耆5钱,川芎3钱,益母草2钱,枳壳(麸炒)1钱。

功能主治保产。主难产。

用法用量水1钟半,煎7分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三

《诚书》卷十一:归耆汤

药方名称归耆汤

处方黄耆(炙)1两,当归5钱(酒焙),白芍药5钱,川芎5钱,甘草(炙)3钱。

功能主治伤食,痿黄,洞泄,并痘后目。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十一

猜你喜欢

  • 奔豚饮

    药方名称奔豚饮处方芍药、川芎、茯苓、葛根、半夏、甘草、当归、甘李根皮。功能主治肾积,小腹如江豚跳跃上冲。摘录《证治宝鉴》卷九

  • 苓白术散

    药方名称苓白术散处方人参4钱,白术(炒)1两,木香4钱,莲肉(去皮心)1两,砂仁5钱(去壳),白茯苓1两,甘草6钱,陈皮6钱,山药1两,黄耆1两(蜜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泄泻。用法用量若缺人

  • 催乳散

    《惠直堂经验方》卷四:催乳散药方名称催乳散处方漏芦通草各3克 贝母6克白芷3克制法共为末。功能主治散结通乳。主产后乳汁不通。(下乳)用法用量用猪前蹄1个,酒,水各半,煎汤送下。注意不可用盐。摘录《惠直

  • 茅花四苓汤

    药方名称茅花四苓汤处方茅花3钱,猪苓1钱5分,泽泻1钱5分,苍术1钱5分,茯苓1钱5分。功能主治冒暑致鼻血者。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 定喘芎苏散

    药方名称定喘芎苏散处方蓖麻子(去壳膜)1钱,川芎1分半,紫苏1分半,粟壳(蜜炙)5分。功能主治小儿咳嗽气喘。用法用量上作1服,用水1钟,加生姜3片,煎至5分,不拘时服。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 人参芍药汤

    药方名称人参芍药汤处方麦门冬0.6克当归身 人宰各0.9克炙甘草白芍药黄耆各3克五味子5个制法上药嚼咀,分作二服。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呼吸短促,容颜憔悴,形气两虚者。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

  • 柴术参苓汤

    药方名称柴术参苓汤处方白术(炒)1钱,人参1钱,茯苓1钱,柴胡5分,川芎5分,山栀5分,芍药(炒)5分,甘草(炒)5分,熟地(自制)8分,当归8分。功能主治妇人肝火血热,遍身瘙痒,或起赤晕,或筋挛结核

  • 胡芦巴丸

    《景岳全书》卷五十八引《百一选方》:胡芦巴丸药方名称胡芦巴丸处方胡芦巴(炒)500克 大巴戟(炒)川乌(炮,去皮)各180克川楝子(炒)560克茴香600克吴茱萸(汤浸七次,炒)300克制法上药研末,

  • 增液承气汤

    药方名称增液承气汤处方元参30克麦冬24克(连心)细生地24克大黄9克芒消4.5克功能主治滋阴增液,泄热通便。治阳明温病,热结阴亏,燥屎不行,下之不通,津液不足,无水舟停,服增液汤不下者。用法用量上药

  • 五香拈痛丸

    药方名称五香拈痛丸处方木香官桂丁香乳香藿香叶沉香各15克斑蝥7枚巴豆3粒(去油)制法上八味,共为细末,白面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心腹痛,或又有小腹痛者。用法用量每服50丸,姜汤送下。摘录《女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