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金匮要略》卷上: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处方桂枝芍药生姜各9克甘草6克大枣12枚龙骨牡蛎各9克

功能主治平补阴阳,潜镇固摄。治虚劳阴阳两虚,夜梦遗精,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象极虚芤迟,或芤动微紧;亦治下焦虚寒,少腹拘急,脐下动悸之遗尿证。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别名桂枝龙骨牡蛎汤、龙骨汤、桂枝牡蛎汤、龙骨牡蛎

处方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龙骨3两,牡蛎3两。

功能主治调阴阳,和营卫,兼固涩精液。燮理阴阳,交通心肾。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自汗盗汗,遗尿。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脉得诸芤动微紧。心悸多梦,不耐寒热,舌淡苔薄,脉来无力者。

用法用量桂枝龙骨牡蛎汤(原书同卷)、龙骨汤(《外台》卷十六引《小品方》)、桂枝牡蛎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一)、龙骨牡蛎汤(《广嗣纪要》卷二)。

注意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

各家论述①《医门法律》:用桂枝汤调其营卫羁迟;脉道虚衰,加龙骨牡蛎涩止其清谷、亡血、失精。一方而两扼其要,诚足宝也。②《金匮要略论注》:桂枝、芍药,通阳固阴;甘草、姜、枣,和中、上焦之营卫,使阳能生阴,而以安肾宁心之龙骨牡蛎为辅阴之主。③《医方集解》:桂枝生姜之辛以润之,甘草大枣之甘以补之,芍药之酸以收之,龙骨牡蛎之涩以固之。

临床应用①遗尿《金匮要略今释》引《橘窗书影》:幕府集会酒井六三郎,年18。遗尿数年,百治罔效。余诊之,下元虚寒,小便清冷,且脐下有动,易惊,两足微冷。乃投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兼服8味丸,数日而渐减,服经半年而痊愈。桂枝龙骨牡蛎,本为治失精之方,一老医用此治愈老宫女之屡小遗者;和田东郭用此治愈高槻老臣之溺闭;服诸药不效者,余用此治遗尿,屡屡得效。②遗精《经方实验录》:邹萍君,年少时染有青年恶习,久养而愈。本冬遗精又作,服西药先二星期甚适,后一星期无效,更一星期服之反剧。精出甚浓,早起脊痛头晕,不胜痛苦,自以为中、西之药乏效。余予桂枝白芍各3钱,炙草2钱,生姜3大片,加花龙骨6钱、左牡蛎8钱,以上2味打碎,先煎2小时。1剂后,当夜即止遗,虽邹君自惧万分,无损焉。第3日睡前,忘排尿,致又见1次。以后即不复发,原方加减,连进10剂,恙除,精神大振。计服桂枝、芍药各3两,龙骨6两,牡蛎8两矣。③盗汗《经方实验录》:吴兄凝轩,昔尝患盗汗之恙,医用浮小麦、麻黄根糯稻根以止其汗。顾汗之止仅止于皮毛之里,而不止于肌肉之间,因是皮肤作痒异常,颇觉不舒。后自检方书,得本汤服之,汗止于不知不觉之间云。④自汗《岳美中医案》:李某某,40岁,男性。患项部自汗,竟日淋漓不止,频频作拭,颇感苦恼,要求治疗。诊其脉浮缓无力,汗自出。分析病情,项部是太阳经所过,长期汗出,系经气向上冲逆,持久不愈,必致虚弱。因投以张仲景之桂枝龙骨牡蛎汤,和阳降逆,协调营卫,收敛浮越之气。先服4剂,自汗止;再服4剂,以巩固疗效。⑤女子梦交《浙江中医杂志》(1984;1:46):高某某,女,34岁,农民。入夜每与人交,天明始去,已4-5年,误为“狐仙”,羞愧难言。初则不以为然,久则心悸胆怯,延期失治,病情日重,避卧于邻家,仍纠缠不散。形体消瘦,困倦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带多清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系阴阳两亏,心肾不交,属梦交症。拟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18g,白芍龙骨各20g,甘草生姜各9g,生牡蛎30g,红枣7枚。5剂后,诸症消除,予归脾丸巩固疗效。随访1年未复发。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香砂宽中汤

    药方名称香砂宽中汤处方木香(临服时磨水入药15~20毫升)白术陈皮香附各4.5克白豆蔻(去壳)砂仁青皮槟榔半夏曲茯苓各3克厚朴(姜制)4克甘草0.9克功能主治治气滞胸痞,反胃噎塞,或胃寒作痛。用法用量

  • 救焚散

    药方名称救焚散处方益母草、楝树花(晒干)、地蜈蚣草、紫花地丁(连根,晒)、紫草茸、地青草(即尖刀草)、大血结草、扁蓄(晒)。功能主治痘疔痈肿。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 金液汤

    《一草亭目科》:金液汤药方名称金液汤处方软前胡3克 白桔梗2.5克 直防风3克 川独活1克 京芍药3克 肥知母1.5克荆芥穗1.5克 苏薄荷1.8克蔓荆子2克(炒,研)北柴胡3克(炒)片姜黄1.5克(

  • 二矾丸

    药方名称二矾丸处方白矾(烧令汁尽)2两,绿矾(烧过)2两,栝楼(烧存性)2两,猬皮(烧存性)2两,诃黎勒(煨,去核)2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白附子(炮)2两,天南星(姜汁浸一宿,焙)2两,半夏(

  • 椒肾丸

    药方名称椒肾丸处方汉椒2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白术1两半,肉桂1两半(去皱皮),白龙骨2两,白矾灰1两半,桑螵蛸1两半(微炒),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鸡头实2两(生者),补骨脂1两半

  • 参赭镇气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参赭镇气汤药方名称参赭镇气汤处方野台参12克 生赭石(轧细)18克 生芡实15克 生山药15克 萸肉(去净核)18克 生龙骨(捣细)18克 生牡蛎(捣细)18克 生杭芍12克

  • 蓝叶散

    《仁斋直指》卷二十四:蓝叶散药方名称蓝叶散处方白芷柴胡知母杏仁(去皮)川芎赤芍药 生地黄川升麻干葛 生甘草各7.5克 烂石膏栀子仁各3.75克 蓝叶(日干)7.5克制法上药锉细。功能主治治诸丹发热赤肿

  • 麻布饮

    药方名称麻布饮处方麻布1尺(烧灰),牡丹皮1两半,庵(艹闾)子1两半,桂(去粗皮)1两,当归(锉,焙)1两,鬼箭羽1两,败蒲(烧灰)1两,赤芍药1两,蒲黄半两,大黄(锉,炒)3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

  • 梨汤粥

    药方名称梨汤粥别名梨汁粥处方梨3枚(切),粳米1合。功能主治小儿心脏风热,昏愦躁闷,不能下食。用法用量梨汁粥(《卫生总微》卷三)。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 二陈丸

    药方名称二陈丸处方陈皮250g半夏(制)250g茯苓150g甘草75g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甘、微辛。炮制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5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