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花膏

百花膏

《重订严氏济生方》:百花膏

药方名称百花膏

处方款冬花百合(蒸,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治喘嗽不已,或痰中带血。(咳嗽、痰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卧细嚼,姜汁咽下或噙化。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普济方》卷三二二:百花膏

药方名称百花膏

处方熟干地黄4两,生干地黄4两,川芎4两,白茯苓4两,马鞭草4两,荆芥4两,官桂2两,白芍药2两,当归2两,枳壳2两,牡丹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因失血后气弱,或产后虚羸。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百花散”。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二

普济方》卷四○四:百花膏

药方名称百花膏

处方白蜜不拘多少。

制法涂于疮上。或用羊筒骨髓1两,炼入蜜滚2-3沸,入轻粉少许,研成膏,瓷盒内盛之。

功能主治痘痂易落,且无疤痕,亦不臭秽。主痘疮痒甚,误搔成疮,及疮痂欲落不落者。

用法用量涂于疮上。

摘录普济方》卷四○四

《百一》卷十八:百花膏

药方名称百花膏

处方熟干地黄1两,生干地黄1两,川当归1两,川芎1两,白芍药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生藕自然汁、生姜自然汁、蜜各1盏,同煎数沸,令香熟,入药调成膏,用砂器盛贮。

功能主治妇人因失血后气弱,或产后虚羸。

用法用量每服1匙,用灯心、枣汤化下。

摘录《百一》卷十八

解围元薮》卷四:百花膏

药方名称百花膏

处方透骨草忍冬藤蒲公英鹤虱草、九龙藤、野天麻、旱莲草、半枝莲、地杨梅豨莶草、苍耳草、紫地丁地锦草、旱辣蓼、大小青薄荷叶、灵芝草、鱼腥草、见肿消、血见愁、淡竹叶南天竹、枸杞、头橘树头、枳(木具)叶、五加叶接骨木石楠头、地蜈蚣、篇蓄草、马齿苋、野芥菜、蛇床叶、长青草、慎火草、太湖葱各等分。

制法捣汁,煎加蜜,炼成膏;再加沉香檀香冰片麝香各等分为末入内,收贮于瓷瓶,勿泄气。

功能主治疠风。

用法用量每服1匙,酒下,日3次。

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猜你喜欢

  • 蠲痛神异膏

    药方名称蠲痛神异膏处方松脂3斤,猪油半斤,乳香3两,没药3两,麝香1两。制法松脂入锅化开,滤入水中取起,再入锅慢火炼至紫黑色;然后入姜葱汁各2碗,再炼,不住手搅,待干为度;入猪油再炼少顷,入乳香、没药

  • 揩齿槐枝散

    药方名称揩齿槐枝散别名槐枝散处方槐枝1两,皂荚2挺,巨胜子(炒)1两,青盐(研)1两,生干地黄1两。制法上细锉,入瓷瓶内盛,固济,于瓶口上留孔,如钱大,后以文武火烧,候药性绝为度,取出研为细散。功能主

  • 减味鳖甲煎丸

    药方名称减味鳖甲煎丸处方鳖甲2两4钱,柴胡1两2钱,黄芩6钱,人参2钱,半夏2钱,甘草2钱,桂枝6钱,芍药1两,丹皮1两,桃仁4钱,阿胶6钱,大黄6钱,干姜6钱,葶苈2钱。制法上为末,用清酒1坛入灶下

  • 金水六君丸

    药方名称金水六君丸处方党参4两,熟地8两,天冬4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陈皮3两,半夏3两。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功能主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年迈阴虚,气血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多痰喘急等

  • 大山楂丸

    《中国药典》:大山楂丸药方名称大山楂丸处方山楂1000g 六神曲(麸炒)150g麦芽(炒)150g性状为棕红色或褐色的大蜜丸;味酸、甜。炮制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蔗糖、炼蜜,混合,滤过

  • 黄耆赤风汤

    药方名称黄耆赤风汤处方黄誊60克(生)赤芍3克防风3克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治诸疮诸病,或因病虚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小儿减半。治瘫腿,可酌加用量。摘录《医林改错》卷下

  • 大半夏汤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大半夏汤药方名称大半夏汤处方半夏(汤洗)、茯苓,各三钱。功能主治治伤寒膈间有寒痰。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唐·孙思邈《千

  • 加味肾着汤

    药方名称加味肾着汤处方炮姜1两2钱,茯苓1两2钱,炙甘草7钱,炒白术7钱,炮附子2钱,肉桂2钱5分,泽泻2钱,杜仲2钱,牛膝2钱。功能主治腰疽,感于寒湿,平漫而不焮赤。用法用量兼有风痒,加防风;瘀痛不

  • 十水丸

    药方名称十水丸处方远志(去心)菖蒲(3.3厘米九节者)椒目(炒)肉豆蔻(面裹煨香)羌活(去芦)大戟各30克猪苓(去皮)甜葶苈(炒)白牵牛(炒)泽泻各1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

  • 活血通经止痛散

    药方名称活血通经止痛散处方三棱、莪术、黄柏、黄连、青皮、赤芍、紫苏、香附、柴胡、乳香、红花、苏木、菖蒲、千里马。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主跌打损伤,瘀血冲心,气紧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跌损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