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葶苈子散

葶苈子散

医心方》卷十引《效验方》:葶苈子散

药方名称葶苈子散

处方蓝叶3两,大黄1两半,葶苈子2两(熬)。

制法上为末。每服2方寸匕,食后酒送下。欲丸服,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大腹水肿。

用法用量每日20丸。

摘录医心方》卷十引《效验方》

方出《外台》卷十引《崔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二:葶苈子散

药方名称葶苈子散

处方葶苈子3升(微炒)。

制法上为散。以清酒5升渍之,春、夏3日,秋、冬7日。

功能主治上气咳嗽,长引气不得卧,或水肿,或遍身气肿,或单面肿,或足肿。

用法用量初服如胡桃许大,日3夜1。冬日2夜2,量其气力,取微利为度。如患急困者,不得待日满,亦可以绵细绞即服。

注意服药唯须慎酒面、生冷、鸡猪、鱼肉。必须好瘥平复,始可停药。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引《崔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二

《圣惠》卷八十七:葶苈子散

药方名称葶苈子散

处方葶苈子1分(微炒),胡桐律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疳,蚀口及齿断,宣露齿落,臭秽不可近。

用法用量以腊月猪脂半两调和,微煎为膏,用柳条箸子,以绵裹,微微揾药,时时烙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猜你喜欢

  • 干胭脂膏

    药方名称干胭脂膏处方干胭脂、白龙骨、白矾(煅)、白石脂(研)等分。制法上为末,用枣肉为丸,如枣核大。功能主治小儿聤耳,常出脓水不止。用法用量以绵裹1丸,纳耳中,日3换之。摘录《婴童百问》卷四

  • 八珍合六味加减方

    药方名称八珍合六味加减方处方党参12克,山药9克,茯苓9克,甘草9克,杭芍9克,川芎6克,熟地9克,枸杞子15克,麦冬9克,山萸肉9克,菟丝子12克,淡大云9克,粉丹皮9克,当归9克。功能主治补肾固冲

  • 建中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建中散药方名称建中散处方青州枣、厚朴(姜汁制),各一斤。干姜(炮)、半夏(汤洗去滑)、甘草,各五两。陈皮(去白.八两)。已上六味,用水三斗,煮令水尽,焙干。草豆蔻(

  • 里东丸

    药方名称里东丸处方五灵脂(炒酱色为度)9两5钱5分,番木鳖(用麻油在铜杓内煎滚,放在内约二沉二浮即好)10两,穿山甲(炒黄焦)2两5钱,地龙(韭地者佳,将滚汤泡熟,在日内晒干,如不干,在火上焙干,不得

  • 黄耆防风汤

    《医林改错》卷下:黄耆防风汤药方名称黄耆防风汤处方黄耆4两(生),防风1钱。功能主治脱肛,不论10年8年。用法用量水煎服。小儿减半。摘录《医林改错》卷下《医说》卷一引许胤宗方:黄耆防风汤药方名称黄耆防

  • 升麻干葛汤

    药方名称升麻干葛汤处方升麻桔梗各1.5克羌活川芎防风各3克 干葛4.5克,麻黄白芷各0.9克蝉蜕7个陈皮甘草各1.2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暴发两目红肿疼痛,恶寒发热者。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葱白1段

  • 健脾化气饮

    药方名称健脾化气饮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当归2钱,川芎1钱,姜炭4分,炙甘4分。功能主治妇人产后忿怒。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胎产秘书》卷上

  • 鸡屎醴

    药方名称鸡屎醴处方羯鸡屎1升。制法上为细末,炒焦色,地上出火毒,再为极细末,百沸汤3升淋汁。功能主治鼓胀,气胀、水胀等证。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鸡屎醴饮”。摘录《医学正传》卷三

  • 归芍六君丸

    药方名称归芍六君丸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各90克甘草30克陈皮半夏各45克当归白芍各60克制法研末为丸。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行气化痰。治脾胃虚弱,气郁痰阻,饮食不思,胸脘痞闷,腹部胀痛,呕吐痰水,面色萎黄,四

  • 生地黄丸

    药方名称生地黄丸处方生地 黄甘菊防风枳壳决明子石决明白芍茯神制法研末为丸。功能主治治眉棱骨痛属肝虚者。用法用量每次9克,一日二次。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