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耆补血汤

黄耆补血汤

辨证录》卷十二:黄耆补血汤

药方名称黄耆补血汤

处方黄耆60克当归30克肉桂1.5克

功能主治补气安胎。治妊妇气虚犯寒,畏寒腹痛,因而落胎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二

医方简义》卷五:黄耆补血汤

药方名称黄耆补血汤

处方蜜炙黄耆4钱,当归3钱,仙居白术2钱,鹿角霜2钱,茯神3钱,赤芍1钱5分,制香附1钱5分,广木香1钱,山楂炭3钱,枣仁1钱(炒),琥珀1钱,神曲3钱。

功能主治血崩,不拘有瘀无瘀,气虚血虚。

用法用量如腹痛有瘀者,加延胡2钱,桃仁10粒(去皮);如气血两虚欲脱者,加麦冬(去心)3钱,远志肉8分,倍黄耆4钱;如作寒热而自汗如洗者,此血虚风盛也,不宜表散,但加荆芥穗2钱,以疏血中之风;如素有肝风,晕眩自汗,惊悸欲厥者,加煨天麻1钱,姜半夏1钱5分,去鹿角霜;如崩后口渴,非真渴,系血虚发热而渴也,切勿饮冷,慎之,加乌梅炭5分,以化阴液,其渴自止;若进寒凉药物,则血气凝结,以成不治之症也。

摘录医方简义》卷五

猜你喜欢

  • 鹿菟煎

    药方名称鹿菟煎处方菟丝子5两,北五味子5两,白茯苓3两半,鹿茸1两半(盐酒浸,炙)。制法上为末,生地黄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禁遗精,止白浊,延年。主三消渴利。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盐汤送下。摘

  • 大归芍汤

    药方名称大归芍汤处方全当归8钱,生黄芩1钱,大白芍8钱,川连1钱,山楂肉3钱,莱菔子2钱,车前子1钱半,槟榔8分,生大黄2-3钱,厚朴8分,枳壳8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痢疾。摘录《知医必辨》引王子圣方

  • 补烂丹

    《疡科遗编》卷下:补烂丹药方名称补烂丹处方烟胶(炙)1两,黄柏1两,白矾5钱,轻粉3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烂腿。用法用量用桐油调效,外用油纸捆缚。摘录《疡科遗编》卷下《洞天奥旨》卷十五:补烂丹药方

  • 涤肠丸

    药方名称涤肠丸处方冬瓜子2两,土贝母2两,甘草1两5钱,黄耆1两,栝楼1两,枳壳1两,僵蚕(制)1两,肥皂(炒)1两,炙甲片5钱,牛黄3钱,乳香(炙)7钱。制法上为末,水法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大小

  • 狗宝丹

    药方名称狗宝丹处方芭蕉头(去泥)120克 苦楝根皮(洗净)120克 新桑根皮120克绿豆子120克 白云苓30克 猪后腿精肉250克 小狗子1只(产下二十日止,满月者不用,以绳吊死,去毛,切作4块)功

  • 黄耆浸酒

    药方名称黄耆浸酒处方黄耆(去芦头)2两,萆薢1两半,防风1两半(去叉),芎?1两半,牛膝(去苗)1两半,独活1两(去芦头),山茱萸1两,五味子2两。制法上细锉。用生绢袋子贮之,以好酒2斗浸,秋、冬5日

  • 马勃丸

    药方名称马勃丸处方马勃半两,白矾灰半两,恶实(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1方无陈橘皮)。制法上为末,浆水为丸,如樱桃大。功能主治骨鲠在喉中不出。用法用量含化咽津。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 选奇汤

    药方名称选奇汤处方炙甘草(夏月生用)羌活防风各9克 酒黄芩3克(冬月不用。如能食是热痛,倍加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风热上犯,眉棱骨痛不可忍,或头目眩晕。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

  • 拜受齿药

    药方名称拜受齿药处方香附子(新大者)半斤(去皮毛,锉细,以生姜1斤取汁拌和,浸5-7日取出,去姜汁不用),细辛2两,盐2两。制法以上瓦器炒存性;为细末。功能主治固齿。主用法用量每日擦牙。摘录《医统》卷

  • 豆酱散

    药方名称豆酱散处方豆酱2升。制法上药漉去汁,熬令燥为末。功能主治妊娠下血。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调下,日5-6次。摘录《外台》卷三十三引《古今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