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张志成

张志成

唐代南诏书法家。一作张志诚。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其为“云南大理僰人”(白族先民)。师范《滇系》则谓之善阐(今昆明)人。据元代李京《云南志略·白人风俗》载,白人中,“其俊秀者颇能书,有晋人笔意。蛮文曰:‘保和(南诏王丰佑年号,824—840)中,遣张志成学书于唐’,故云南尊王羲之”。 《滇系》所云学书时间在前,但事迹相同,“(唐)宪宗元和(806—820)中,游成都学书,得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帖,宝惜之,日临数过。及归,从学者甚众”,将汉族书法广播于南诏。

猜你喜欢

  • 师比

    参见“锡伯族”(2364页)。

  • 普安路

    元代旧政区名。古为夜郎地。秦属黔中地,两汉隶牂牁郡,蜀为兴古郡,隋设牂州。唐置西平州。后改兴古郡为盘州。南诏辖其地,东爨乌蛮七部落居之。后爨酋阿宋驱走他部占有其地,号“于矢部”,世为酋长。蒙古蒙哥汗七

  • 北歌

    北朝流行之鲜卑歌曲。又称“真人代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后,诏尚书吏部郎邓渊定律吕,协音乐。在掖庭中令宫女早晚唱“真人代歌”(即“北歌”),上叙祖宗开基所由,下及君臣废兴之迹

  • 王呼图克图四世

    见“罗桑崔臣达吉嘉措”(1426页)。

  • 柯尔克孜历

    新疆柯尔克孜族传统历法。柯尔克孜族先民在古代就使用十二生肖纪年法,其排列顺序依次为: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每12年一轮回。又将一年分为12个月,3个月为一季,并以动物名称结

  • 僧差

    旧时藏区差役名。藏语称“扎差”或“扎加”。又称喇嘛差。唐吐蕃时曾有过“三户养僧”或“七户养僧”制,即强制性令七户人家供养一名僧人的生活费用。未见强迫出家为僧的记载。大约清季中晚期,随着封建农奴制的没落

  • ?—18汉代西域莎车国王。元帝(前49—前33)时,曾入质长安(今陕西西安),长于京师。归国后因钦慕中原文化,继位后治事多参行汉制。常诫诸子孙世代与汉通好,不可背负。王莽作乱时(公元9—23年),匈奴

  • 汉乌孙墓葬

    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河流域,以昭苏、特克斯、尼勒克、新源、伊宁、察布查尔、霍城等县为最多。墓群分布地域大致相当于乌孙故地。1961年开始发掘。以昭苏县下台山口和萨勒卧堡(即萨尔霍布)附近最为集中,约有2

  • 渐丁军

    元代蒙古军兵之一种。《元史·兵志一》:“孩幼稍长,又籍之,曰渐丁军。”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规定:家只1丁者不作数,凡2丁至5丁、6丁之家,只存1人,余皆充军。

  • 藏传佛教

    即西藏佛教。俗称喇嘛教。指以西藏为主的藏区传播的佛教,或指藏语系地区传播的佛教。藏文今译作“bod brgyud nang bstan”(藏传佛教)。初源于印度与汉地,藏族佛教史一般将西藏佛教的发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