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蒙筌》。为黄连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针刺治疗中,促使针感传导的一种手法。《奇效良方》:“针解法:凡刺手足,欲使气上行,以指下抑之;使气下行,以指上抑之,用针头按住少时,其气自然行也。”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牛尾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经来白色。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杜衡之药材名,详该条。
病名。系指由乳蛾之成于血热者。症见乳蛾肿胀红紫,刺之流血不止。治宜凉血清热。方可选用***地黄汤加减。或参见乳蛾条。
①泛指骨骼。如“百骸”,即全身骨骼。②指胫骨。《素问·骨空论》:“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
针刺手法要领之一。出《灵枢·九针十二原》。意指针入皮下以后,进针时宜慢,出针时宜快,能使正气深入,为补。参见疾而徐则虚条。
即沉寒痼冷。见痼冷条。